他沒什麼激進的心思,從未想過青雲山的弟子會有多出息,也從不對自己門?下弟子有多期許。
他不貪心,平安活著,就是他的修行之道。
他又很貪婪,青雲山的弟子都平安活著,就是他身為青雲山宗主?的唯一期許。
但晏雲山呢,他的想法是人生在世,當做不尋常,即便生死以之,也算不枉此生。
他和萬裡侯所思所想的平凡安定,從來都是相悖的。
但萬裡侯也不否定他,束縛他。
在他修為突破金丹,在青雲山已再無他能學的東西時,萬裡侯便帶著他,一步一步,從青雲之巔,走到青雲山門?處。
他帶他看過青雲山的每一處景色,然後告訴他:“出了青雲山,世事亂,事事亂,此後的路,你是闖禍也好,行善積德也好,青雲山都再幫不了你。”
他將他送出山門?,便回身,望著萬裡雲掩青山。
恰有白鷺破雲而出,向著遠方而去,身影逐漸模糊。
他說:“自你決心修煉之後,我與你師叔們?就知道青雲山留不住你,但無論?如何,你至少得讓我們?知道,你還?活著。”
那一天,萬裡侯在石門?內,高大卻已顯佝僂的身形,頑固地守著綿綿青山。
而他在石門?外,少年不懼前路艱險,眼裡是無邊天地。
青雲山的山門?,只是簡簡單單的三道石柱,兩豎一橫,就那樣隨便壘砌而成。
潦草的石門?框架,上面長滿了青苔。
偶爾會有飛累了的雀鳥,會在上面歇腳。
萬裡侯以為他是那遠飛的鷺鳥,他來到青雲山,只是途徑於此,只是暫作歇腳。
他早晚會遠去,從此天涯海角,再無歸期。
可他呢,其?實只是門?口的小雀鳥。
只要青雲山在,他再如何也飛不遠。
不論?在外混跡成什麼模樣,是好是壞,他都總會往回跑,好像只是為了告訴師長同門?:“快看,我今天也有好好地活著呢!”
不論?他身在何處,他都是青雲山道上的白衣少年郎。
……久遠啊。
太久遠了。
這百年沉寂,在他的記憶裡,關於萬裡侯,關於同門?的模樣,都已有些模糊了。
青雲山已逝。
晏雲山,也已逝去。
當家?人盡數隕落,當他也因?故消散……那這世上,還?會有別?人在意?嗎?
這是晏雲山自知道自己“死了”之後,第一次直視這個問題。
他一開始只想,沒死透的話,他就再活一回。
活得比從前更肆意?,活得比從前更自由,更轟轟烈烈。
即便是走上了不歸路,走進了必死的結局,他也一定要死得明明白白,才能瞑目。
近在眼前的奪舍機會,他潛意?識裡比誰都清楚,應該牢牢把握住。
機會,從來不是用來猶豫的。
但現在,他面對著似乎一直記著本尊的小師妹,竟……竟有了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