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比真珠月比弓。
不就是一句比喻句麼,這還難不倒人,商音抿嘴一笑露出看破的表情,用竹枝子在地上畫出“珠”字。
真奴凝視著砂礫地上的筆畫,宛如欣賞書法般,不可思議地說:“你怎麼知道?”
“我是個聰明人,聰明的人自然什麼都知道。”商音自然很驕傲地抬起頭。
“再聰明的人,也會死。”
五歲的女孩孤僻寡語,可一張口就是這麼冷漠言辭,著實嚇了商音一跳。
“你為什麼不跟其他孩子玩呢?”
真奴低著頭,又開始不言語。為了讓她說話,商音開始巴啦吧啦地講農民的小趣事,比如某天有一位農民在地裡捉到一隻長腳的小蛇,某天一抬頭見天上掛著兩個太陽,又或者說他在下著雪的冷地里挖荔枝吃。
“太荒唐了。”真奴終於聽不下去了,開始反駁。
“我沒有騙你。”
“蛇沒有腳,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冬天不會有荔枝,荔枝也不長在土裡。”
“哈哈,這些故事都是瞎子看到,然後傳給聾子聽,聾子講給啞巴聽,啞巴又講給我聽,最後我講給你聽。”商音一張巧嘴,繞口令的速度,七層寶塔都要被她說掉一層。
真奴撲哧一聲笑出聲來,接了話說:“那回去我要講給阿孃聽。”
“你可以講給隔壁的小夥伴聽,他們一定會覺得你是個有趣的夥伴。”
真奴扭過臉龐,實在低落:“他們不跟我玩,說我身體裡住了一個鬼魂,我一點也不想跟他們玩。”
“這才是荒唐,你就是你,身體裡住的只能是自己的魂。”商音輕快歡脫。
“你來我家幹嘛呢?”
“教小鳥唱歌。”
“又胡說,小鳥不會唱歌。”
“它不會,我教了它就會了呀!”
商音拿出一個陶泥燒製成的鳥哨,翹起來的尾巴是哨口,往“小鳥”的尾巴一吹就響了,看起來就好像是小鳥發出的聲音,十分生動。這個是民間兒童們慣玩的物哨。
真奴接過那隻鳥哨,往“尾巴”吹,它就“唧唧”地叫起來,扔回去給商音說:“它只會叫,不會唱歌。”
商音將鳥哨往唇邊輕輕一靠,胸中出氣,“小鳥”就將當下最流行的童曲唱了出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真奴不信地接過那隻鳥哨,自己照模作樣地吹,費了半天勁,“小鳥”沒能唱出“鵝鵝鵝”來。糾結半晌,才示弱請教“你怎麼做到的?再吹一遍給我聽。”
商音接過來又吹了一首:“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為什麼它到你手裡就像成了笛子?”真奴的眼睛裡終於露出了一點好奇的小眼色,蠢蠢欲動的求知慾。
“我連一片葉子都能吹出曲子。”
“不信。”
商音望望四周,折了一片桃花葉下來,像口紙般輕輕貼在唇上,在真奴不可思議眼神中又把剛才的曲子重複了一遍。
不知道為何,真奴焦慮地哇哇哭起來,商音忙得哄她,好半天才哄出原因。
“我天天給桃樹澆水,一朵花也不捨得摘,你一伸手就害死了一片葉子,明年就少了一簇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