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耿鑫意淫而爽之後,又露出泰迪看到兔子的笑,道:“我們詢問過你的單位了,你的上級領導,甘主編和其他同事,都說你平時並不關心科技類的文章,也沒有研究過楊銳,這個,你如何解釋?”
“我用不著解釋,我不知道你們想問什麼,我關心科技類的文章,還是不關心科技類的文章,有什麼關系?”孔英光不怕簿耿鑫問問題,回答的滴水不漏。
簿耿鑫卻是淡淡一笑,像是屠夫宰豬似的,完成了捆綁動作之後,才輕輕的遞出利刃:“你家裡藏著的2000美元怎麼解釋?”
“我……”孔英光的眼眶子一下子就紅了:“你們怎麼能擅闖公民住宅?你們這是非法的,你知道嗎?”
簿耿鑫掏掏耳朵:“少說沒用的。你哪裡來的2000美元?”
“親戚送我的。”孔英光咬牙說出這句話。
2000美元足夠買一張去外國的單程機票了,若是被沒收了,他此前的辛苦可都等於白費了。
想想那些風裡來雨裡去的日子,想想那些氣泡般的夢想,想想那些雜志上的漂亮圖片,電影裡的美麗場景……
簿耿鑫的聲音,如刀子般的插進來:“親戚為什麼送你2000美元這麼多?”
“2000美元在外國只是小錢,和咱們20塊錢差不多。”孔英光緩過神來,呵呵笑了起來。
簿耿鑫搖搖頭,道:“你沒去過外國吧。”
“沒吃過豬肉我還沒見過豬跑嗎?”孔英光的臉面無光的辯解著。
“2000美元在哪裡都是一大筆錢了。”簿耿鑫只說了這麼一句,表情變的嚴肅起來,道:“把你親戚的名字寫下來,還有社會關系。”
孔英光就是沿海地區容易獲得外彙,一些居民也有海外親戚的彙款,但是,很少有這麼大數額的。
再者說,如果是國外彙款的話,銀行會直接給你換成本幣,都不用麻煩你算彙,妥妥的官方彙率。
這麼彙款自然是比較虧的,但也沒辦法,往返一次得多少錢啊,一般家庭彙款個三五百美元,已經爽的要在村裡蓋宅子了。
國外入境的華僑,身上能帶的外彙也是受限制的。
孔英光思忖了幾秒鐘,寫了一個李元華的名字出來。社會關系寫做“筆友”。
簿耿鑫呵的就笑了出來,道:“筆友給了你2000美元?”
“他願意幫助我,有什麼不對的。”孔英光有些不自在。
“23歲的人了,要一名英國記者資助,你有什麼好意思的。”簿耿鑫的手指一彈,道:“還用李元華這種名字混淆視聽,他的真名叫安德烈,是個情報販子,在我們那裡掛著號呢,還筆友?呵……”
孔英光沉默不語,並不為簿耿鑫的譏諷所動。
“你給過他情報吧,把你透漏過的訊息,一個個的都寫出來。”
“我不記得有透漏過訊息,我們聊天都是說些不相幹的事。”
簿耿鑫露出得逞的笑容,道:“你覺得是不相幹的事?沒關系,都寫下來。”
簿耿鑫用手點了點信紙,又道:“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你今天不交代清楚,就別想出來了。”
80年代的公安系統,甚至對刑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對情報系統頑抗能有什麼好下場。孔英光自己就是記者,太知道結果了,所以,只好咬著筆頭,冥思苦想的寫些東西出來。
簿耿鑫伸了個懶腰,撲克臉依舊,心裡卻樂開了花。
只要孔英光開始寫了,就是他盤子裡的一盤菜。
筆友贈送的2000美元?開什麼玩笑,在搜到這筆錢之後,孔英光已經走不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