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現階段,確實如此。
當然,科學家的野望是無限的,他們總會想要更好的材料。
楊銳也想要,當他的實驗室成為世界頂級的實驗室以後,哪怕花費兩倍三倍的經費,他也要探索這樣的世界。
而在1986年的中國,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是沒有資格這樣做的。
普通的實驗室,選定一種材料,或者為了分散風險,選定多種實驗材料,直接開展實驗,才是通行的做法。
楊銳將信心交給牛視紫紅質蛋白質,如是而已。
這樣的知識,對於楊銳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但對蘇先凱等人來說,就稍稍有些生僻了。放在30年後,國內的研究生即使不讀相關的論文,從同學師長口中,也能瞭解到大量的相關資訊,可在86年的中國,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
國外的一流實驗室是怎麼做實驗的,國外的頂級實驗室是怎麼做科研的,國內的普通學者是一點概念都沒有的。
實驗室管理更不用說了,全部屬於不用保守機密的機密。
楊銳卻很清楚,在g蛋白偶聯受體領域,一切都是混沌不堪的,八六年如是,一六年亦如是。
只不過,相當於其他人,楊銳能夠看到多一點的資訊。
例如,在混沌不堪的視野中,找到最恰當的材料。
“我讓人多送一批牛眼過來。”楊銳站起來,打了個電話,客氣了兩句,就掛掉道:“搞定了,老蘇,咱們把規模擴大一倍,沒問題吧。”
“一倍?”蘇先凱有些不能適應的道:“咱們要不要一步步的來,先增加個20左右的?”
楊銳嘆口氣,道:“增加一倍,就是一步步來了。”
他看一眼谷強和範振龍,道:“你別聽他們說超出預計一倍,就是真的了,以你們目前的進度看,我覺得,你多提供一倍的牛視紫紅質蛋白,都遠遠不夠用。”
谷強不樂意了,道:“楊主任,你看不起人啊。”
楊銳挑挑眉,問:“說點讓我看得起的話,你們現在做到哪一步了?”
谷強哼哧哼哧了半天,道:“我們接近了。”
“要不是看你們做出點心得了,你以為我會給你們增加材料?”楊銳半是即將半是鼓勵的給了一句話,道:“別囉嗦了,你們也要吸取教訓,不要讓老蘇的辛苦白費了。”
蘇先凱的臉早就垮掉了,道:“我覺得自己就和做苦力的差不多,主任,我怎麼說也是副組長吧,咱不能給我個更有點活力的工作?”
“你的工作就夠有活力了,另外,咱們最近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生産牛視紫紅質蛋白,所以,你這邊就是主攻方向……”
“您騙我。”蘇先凱飽含著懷疑。
楊銳鄭重的道:“接下來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的時間,會大量增加經費、材料、儀器和人員的地方,就是生産牛視紫紅質蛋白,明白了嗎?”
蘇先凱這下子相信了,只是皺眉問:“為什麼呀?”
“為什麼?因為你的隊友的實驗水平低,做的慢,消耗量大,沒有其他的好主意,就只能用材料給他們餵了。”
楊銳接二連三的激將,終於是將谷強給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