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萬在80年代,無論怎麼換都要換到3000萬元以上,稍微走心一點的,換個四千萬甚至更多都能做到。
現如今,一名工人的年薪是多少?
北京人的年平均工資是2000多點,這是通貨膨脹了一年多後的結果。即使如此,4000萬也是一名普通人兩萬年的收入,或者,是一家兩萬人的工廠,一年的發薪額。
80年代的工廠和工人,可是真正的高薪階層。
放在30年後,中國或許有無數的金領職位,各種的私企高管,金融機構,坑蒙拐騙加經商,80年代沒有這些,能夠固定穩定的拿到高收入的,就是工人,按照年平均工資兩千多的標準說,公務員都不算在裡面。
只有效益好的國企,才有這麼多錢發獎金。
至於農民,中國雖然有8億多的農民,但他們每年的現金收入,多數在兩位數徘徊,平均到每個月,興許只有幾塊錢。
而在銀行工作的劉主任,比較的物件就更多了。
他見識過太多太多趾高氣昂的國企負責人,為了幾萬美元的外彙折腰,為了幾十萬美元的外彙全家出動,恨不得彎腰揉背給人解決所有生理問題。
600萬美元的價值?
劉主任曾經以為,那只是存在於國家層面上的。
“是的。”
楊銳的回答,將劉主任從幻想中拽了出來。
“你說什麼?”劉主任猛然驚醒。
“你剛才問我,外國公司是否付給我600萬美元,我說是的。”
“哦……哦,這樣……這樣子的話,你稍等,我向上級報告一下。”劉主任說完就站起身來出門。
房間內的一群人,也是一窩蜂的湧了出去。
幾分鐘後,一群人又一窩蜂似的湧了進來。蜂群的首腦,是一位眼神明亮的方臉男人。
楊銳不等他們開口,先是帶著歉意道:“劉主任,不好意思,我想打個電話,比較緊急。”
“哦……哦,我給你開。”劉主任看了一眼蜂群的首腦,從辦公室的牆側,取下一串鑰匙,輕輕的開啟辦公室中央的一隻木匣子,再將裡面的電話機給取了出來。
“您有號碼嗎?”
楊銳掏出筆記本唸了一遍,就見蜂群的首腦一個激靈,整個人的氣場都擴散且虛弱了。
“你好,我找喬辦的胡主任。我是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的楊銳。”楊銳握著電話,自曝其名。
一會兒,電話另一頭接通,再聽楊銳道:“胡主任你好,我有比較特殊的情況,想向喬老彙報一下,不知道是否方便。”
“具體是什麼事?”電話另一頭的聲音鎮定而溫和,但是簡潔明瞭。
楊銳同樣簡介的回答道:“我收到了來自捷利康的600萬美元的專利使用費,我想向喬老彙報一下這筆錢使用的情況,另外,有一些個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