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5年的當下,楊銳對自己做的性別鑒定的技術,還是頗有信心的。
胚胎的性別鑒定,原本就是胚胎移植的最高門檻。<101nove.r可謂是生物技術領域近些年誕生的最強通用技術,對生物學的影響不亞於瓦特蒸汽機對工業界的影響。<101nove.r的影響還更快更強。
如果說工業革命期間的每間機械工廠都有一臺乃至於多臺瓦特蒸汽機有些誇張的話,現代生物實驗室,每間都有一臺或多臺pcr儀,那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當然,任何技術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越是通用的技術越是如此。<101nove.r剛剛誕生的1983年,學者們還有些茫然,但是,到了85年的當下,眾多的應用已經被開發了出來。<101nove.r做胚胎鑒定就是一項剛剛開發出來一年的技術。
在此之前,胚胎鑒定還在採用細胞遺傳學分析的方法,做起來很複雜,正確率也不高,起碼是不能與穩定95準確率的pcr技術相提並論的。
就國內的情況,採用細胞遺傳學分析方法做性別鑒定,許多實驗室的正確率只有80。
聽起來似乎不錯,80分放在考卷上的話,似乎還是個優良的成績。
然而,80的正確率在實際應用中,基本可以說是災難,幾乎難以使用。
假設某個農場主需要100頭小母牛犢,結果最終得到了80頭小母牛犢,還有20頭小公牛犢,由此帶來的麻煩可不是優良所能解決的——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有傳說中的小牛犢肉了。
飯店當然很喜歡價廉物美的小牛犢肉,農場主們可不喜歡。
100頭牛是如此,100萬頭牛又會怎麼樣?
想想中牧公司的需求,就能理解這項問題的嚴重性。
對中牧公司來說,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母牛,因為他們的目標就是擴大種群,至於小公牛,在國內的市場前景可不怎麼樣,最重要的是,他們做繁殖是用美元的,而零星的賣肉只能得到人民幣。
換言之,80的正確率,對中牧公司來說,就是額外的20以上的外彙開銷。這當然是難以忍受的開支。
對大牧場主們來說,準備賣肉的100萬頭公牛裡,突然出現20萬頭母牛,吃的不少,長的不胖,肉還不美,還不能當小牛犢肉賣。最後,還不如不用性別鑒定和控制的方案,自然生長,再將小母牛轉手賣掉的方便。
所以說,準確性和正確率,是性別鑒定和性別控制的要點。<101nove.r時代,畜牧業在性別鑒定和性別控制方面,並不是很成功,大部分的農場主和農業機構,都不會採用這份既要花錢又沒什麼效果的方案。<101nove.r時代,極高的準確性和正確率,帶來的就是革命性的變化了。
不過,楊銳的論文並不準備考慮這份革命性的變化。
<101nove.r的發明者,再次拓展pcr技術的範圍,原本就是一件期刊社喜歡的噱頭——學術期刊也是需要噱頭的,比如說,用愛因斯坦大腦細胞做的實驗,就比無名氏的大腦細胞做的實驗更引人關注。
而學術期刊終究是一種期刊,他們也是需要關注度,需要學者們的認可的。
當然,僅此一點,並不足以登上《自然》。
畢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著名期刊,噱頭也就是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