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繼續在實驗室裡埋頭苦幹,似乎要將最近浪費的時間都補回來似的。
實際上,也是楊銳不敢輕易露頭了。
他現在只要走出去,立即就有長槍短炮的等著自己,不說話吧,要被人說耍大牌,說話吧,就容易說錯話。
至於律博定,事實俱在,也用不著他再多說什麼了。
國內畢竟沒有開始銷售,最終要處理的,就是京西制藥總廠,還有幾個倒黴的搖旗吶喊的貨色,剩下的時間,主要就是隔岸觀火。
看美國的火越燒越烈,越燒越旺。
美國的火燒的越烈,燒的越旺,留給國人的慶幸也是越多。
8月26日,美國報告的律博定致死人數正式突破5000大關。
8月27日,這個數字就超過了驚人的6000人。
8月28日,美國全國的數字彙總,超過8000人……
到9月1日,美國因為律博定而致死的人數達到了1萬人。
與此同時,歐洲第一個透過了律博定的國家——德國因為律博定而致死的人數也超過了2000人。整個歐洲範圍內的統計數字還不得而知。
即使是中國媒體,也被這些數字,一次次的重新整理了感官。
現代社會,除了區域性戰爭,已經很少有成千上萬的死亡人數了,事實上,就算是戰爭,究竟死了多少人,也是很難說得清楚的,想拍到陣亡者的遺體或者難民的屍體也是很困難的事。
但是,醫藥致死的事件是不同的,每一名死者背後,都有活生生的家庭,都有白布覆蓋的遺體。
全世界的新聞圈子,一時間都被律博定給刷了屏。
同時,有關楊銳的報道,也逐漸蔓延開去。
三木公司是巨頭級的公司,而律博定作為新生代的重磅炸彈,得到三木公司的全力支援——如果不是因為致死問題的話,未來十年,律博定一類的抗心律藥可能帶來1000億美元的收入。
1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十年的外彙儲備,因此,為了賺到這筆錢,三木公司在全美範圍內,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和營銷。
他們有數百名的醫藥代表,用於向上萬名心髒病科醫生做營銷,同時,他們還有殺手鐧級的措施——用免費試用來公關醫生和患者。
80年代,法律尚未要求醫生為試用藥做個人署名,因此,全美18家最大的制藥公司,竟然發放了24億份免費試用藥,平均每個美國人能分到10份。
此外,紀念品和禮品的贈送,也保證了醫藥代表對醫生的營銷。醫生們能因此得到從沙灘包、咖啡杯、聽診器、記事本到有拉拉隊員參加的招待會門票、網球練習券、美食大餐、出海巡遊、免費機票……
而對高階一些的醫生和學者來說,醫藥公司甚至會贈送價值數萬美元的醫療系統,或者再培訓計劃。而有資格參加研討會的醫生們,往往有機會在研討會的間隙滑雪和打高爾夫球,因為醫藥公司們總是喜歡在風景名勝處召開這樣的研討會。
至於更高階一些學者們,諸如受聘於國立衛生院或者fda的高階學者,他們甚至能合理合法的從制藥公司手裡領到薪水,出席會議或者撰寫文章,也能得到不菲的報酬。大部分的美國頂尖醫學研究者,都能因此拿到比本身職位多的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