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是要花外彙,否則,清華買個幾十本書丟圖書館裡都沒什麼關系。
但再去其他學校,恐怕沒有這麼好賣的情況了,楊銳在其他學校既沒有關系也沒有香火,勉強說來,他倒是有些聲望了,若是用來買生物系的中文版書籍的話,估計會有人感興趣,但英文版的書籍,就沒希望了。
情況也果然像是史貴預計的那樣。
林登跟著史貴連跑了四個學校,憑著外國人的臉頻繁刷進門,還一度受到校長級的領導接待,大家皆對楊銳的《基因組學》登上《芝加哥讀書報》的排行榜表示慶祝,但是,一說到130美元的書,好招待就算是結束了。
到蘇帆的母校北燕農學院,兩人更是受到了辦公室主任無意中開的大嘲諷:“書看起來是挺不錯的,但我們還是不買了,要用的話,我們請校辦工廠印幾本好了。對了,你們要留一本樣書的吧。”
翻譯將這個話說給了林登,林登再看早就羞澀無比的史貴,問:“他是在說盜版嗎?”
這一次,翻譯直接沒翻,就用英文給林登說:“中國目前是沒有知識産權的概念的,因為計劃經濟的原因,學校自己印刷教科書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允許的。”
“現在也是允許的嗎?”林登問。
“我不清楚,但偏遠地區的學校肯定還是這樣做的,否則的話,小孩子都要讀不起書了。”翻譯也是從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很清楚鄉村的情況。對中國人來說,130美元固然是難以想象的天價,可就是一毛三分錢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松拿出來的,在鄉村,如果五分錢能油印一本書,那大多數人肯定都會選油印的教材,即使質量遭爛到每次都要一抓一手黑也沒關系,重點在於其上的知識,而非紙張嘛。
事實上,依然有很多中國學生連五分錢的油印教材都買不起,於是只好幾個人讀一本書,或者幹脆輟學,就像是許多印度孩子那樣。但這樣的資訊,翻譯也是不願意說出來的,尤其是對外國人林登。
“我們再試試。”林登不願放棄,道:“大學是不一樣的,大學要做的是一流的研究,不瞭解世界一流的人的工作,怎麼做世界一流的研究,他們是想做世界一流的研究的,對吧。”
“雖然想做一流的研究,但能不能做就不一定了,現在的大學……呵呵。”像是許多大學畢業生那樣,翻譯小哥對中國的大學嗤之以鼻。
林登笑笑,說:“我去過好些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首都,他們的大學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完善,但他們的活力一直是我羨慕的,中國的大學也是如此,不是很完善,但很有活力……你們也許不瞭解美國的大學,現在的美國大學,酗酒的學生比泡妞的學生多,泡妞的學生比讀書的學生多,當然,他們都不買書……”
最後一句算是個小幽默,緩解了莫名而起的情緒。
史貴和北燕農學院的辦公室主任在旁做認真傾聽狀,雖然兩個人都聽不懂英文,但至少要對外國友人保持一定的尊重吧。
出了學校門,史貴更是主動問:“接下來去哪?”
他的目標是宣傳楊銳的書,又不是真的賣書,才不管能賣幾本呢。
林登原本有些意志消沉,但見史貴仍然精力充沛的樣子,不由的也受到鼓舞:“好,那我們就繼續,按照計劃,下一個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好!”史貴振奮精神,以普通人的思維來考慮,在中科院給楊銳打廣告的話,效果肯定比在普通的大學裡強啊。
林登看著史貴的表情,喟嘆一聲,對翻譯道:“你看,這就是我說的活力,你們中國人,並不會因為失敗而沮喪,甚至明知道失敗,仍然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激情,這是我們美國人所不及的。”
“他說啥?”活力充沛的史貴問。
翻譯琢磨了一下,道:“林登先生,被你騙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