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航班不像是30年後那麼多,許多航線都是隔日飛甚至周飛——對普通人來說,這或許影響不大,哪天飛就買哪天的票好了,但對趕時間的人來說,往往就需要好好的計劃一番行程了。
除此以外,楊銳也盡量讓行程輕鬆一些,除了他兜裡還有錢以外,他也是希望能讓蔡教授的疲勞感降低。
蔡教授的身份是大犇級的,就中國生物界來說,能趕得上蔡教授的屈指可數,中科院的學部委員和北大生物系的主任的頭銜,在中國學術界可謂是暢通無阻,有他跟在身邊,楊銳不僅辦事順利,而且效率極高。
為此,楊銳全程都是入住最好的酒店,提供最好的酒席,當地若能聯絡到車輛,也都是一次性給錢包全天。
蔡教授一邊責備楊銳花銷太高,一邊也是樂在其中。他心裡明白楊銳的計謀,但這是令人舒服的計謀,蔡教授也並不反感。
所謂吃人的嘴短,喝了楊銳幾瓶茅臺以後,蔡教授沒有再像是他之前所說的那樣,臨時離開,而是跟著楊銳,滿滿的跑足了全程一週。
這也有80年代人較少坐飛機,較少有享受性消費的因素,換做30年後,全程五星又如何?專家教授們早就做空中飛人做的想吐了。
而在現在,往返飛機,出門坐車,到地方就是政府招待所,稱得上是頂級享受了,楊銳光是從中絲和北大要來的介紹信就裝了一包。
不僅蔡教授樂意,同行幫忙辦事的教授也樂意,有時候,有的教授還想跟著去別的地方看看,楊銳亦不反對。
當然,如此一來,開銷就是蹭蹭的上去了,幾乎每天的花費都超過了千元,多的時候達到3000元。
七天下來,楊銳算是將每位委員都拜見完畢了,開銷也超過了一萬五千元。
84年的一萬五千元,可以在北京二環內買一套明廊明瓦的四合院,售價千萬不成問題。
但為了趕時間,為了順順利利的將事情給辦下來,楊銳卻是甘之如飴。
“現在看來,你拿到8票是沒問題了。”回到京城,蔡教授頗為感慨的看著楊銳,道:“時代真是不一樣了。”
楊銳的花錢如流水,顯然是讓蔡教授有了觸動。
這樣的評選方式,與他之前所經歷的,可是截然不同。
楊銳卻是歸心似箭,道:“我得回家一趟,不能留在京城了,成果評定會的事,還請您幫我多多費心。”
“你忙你的去吧,暑假結束以後,記得回來上課就行了。”蔡教授並不多問,且道:“成果評定會我幫你看著,這樣還不能拿下的話,那就太黑了。”
楊銳想想自己一週裡花掉的一萬五千元,還有過千元的禮物,深以為然:“如果這樣還不能拿下的話,那就太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