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蒂聽過好幾遍的磁帶,就一個勁的觀察總編。
總編揉著腮幫子上的肉,發愁的聽著磁帶,開頭的過程更讓他覺得有些無聊。
凱蒂想要快放,猶豫了一下停下了。
好在兩人的專訪並沒有耽擱太長時間,磁帶進度很快到了楊銳說故事的部分。
這時候,總編才稍微有了點興趣,僅僅點評道:“英語不好。”
“當然了,他是非英語國家的人。”
“嗯。”總編繼續聽了起來。
凱蒂笑了笑,更為自己的決定而滿意。
一會兒,錄音機發出“咔噠”的聲音,代表一面結束。
凱蒂沒動,總編自己過去,自然而然的將磁帶給翻面了。
凱蒂微不可察的露出笑容,立刻捂著嘴,免得幹擾到了總編大人。
總編將磁帶全部聽完,沉吟起來。
“可以寫成系列報道,但是不能連續發表。明天先發第一篇,如果反響好的話,後天發第二篇,第三篇根據第二篇的反響決定。”總編如此做出決定。
凱蒂忙道:“什麼樣的反響就算好?”
“電話回訪的閱讀比例超過50,差評不高於20就可以。”
“閱讀比例50太多了,咱們頭版的閱讀量才多少,我的報道放在那麼後,30就不少了。”
“40,並且好評超過40。”
“好評40很難得的!”
“我會讓部門特意問一下你的這篇,兩個條件,任何一條達到都行。”總編也不會給出太高的要求。
“好吧。”凱蒂沒再強求,心想等結果出來了再說。
翌日。
凱蒂自上班伊始,就一邊寫稿件,一邊等待電話回訪的細節。
《紐約先鋒報》的固定使用者並不多,電話回訪通常回訪120名到240名訂閱使用者,詢問他們對本期報紙的看法,最終,這200人左右的使用者,就決定了一期報紙的內部評價。
這與收視率的抽樣標準也差不多,比如央視索瑞福就是專門做收視率調查的,他們在一個大城市,比如杭州的抽樣數就是400。對杭州的電視臺來說,他們的成績好壞,其實就取決於被抽樣的400戶家庭。
《紐約先鋒報》的抽樣使用者數不能算少,但也有很大的隨機性,這樣凱蒂相當的擔心,寫稿子的時候也頻頻看錶。
11點。
總編辦公室的門突然開啟,大腹便便的總編從裡面探出頭來,敲了敲窗戶,向凱蒂招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