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利康能逼西堡肉聯廠換了管理層?我看懸。”
“我有點想法。”
“嗯?”
“具體再看了,就算一次做不幹淨,以後還有機會。”楊銳也是順勢而為,並沒有做多麼周全的陷阱。
然而,官場上面,越是這種順勢而為的陷阱,殺傷力和迷惑性就越大。
鄭建明等人就此討論了整整一宿。
第二天。
楊銳準時出現在已停産的西捷工廠,隨同而來的鄭建明等人,則是臉色發黑的看到了省計委的車。
省計委只是派了一名主任科員,也就是正科級幹部,職級比在場的大多數人都低。但是省計委的威力卻是在場的官員都清楚的。
實際上,號稱小國務院的計委本身也沒有多少人,他們的工作又多,這就造成了位高權重的計委很少出現在外面,即使是一名省計委的普通辦公室科員,能做的事兒也非常多,令人不敢小瞧。
楊銳開始依照圖紙檢查裝置的時候,鄭建明等人已經將這位計委幹部圍了起來。
“劉主任,喝點茶。”
“劉主任,您坐。”
“劉主任辛苦了,我們那邊找了一間休息室,要不,到裡面等?”
領導們分分鐘將之圍攏起來,主任一詞也是用得嫻熟。
劉凱本人不為所動,給茶喝茶,叫坐就坐,腳卻不挪地方,只道:“我就是來看裝置除錯情況的,你們不用管我,不用管我。”
說完,劉凱拿出一個筆記本,手捂著做記錄。
其他人只好閃開一點距離,給人家做記錄的隱私,但上面究竟記了些什麼,簡直令人心癢難耐。
誰都知道,這位劉凱不是正主兒,他記下來的東西是要交上去的,可會起什麼作用,就眾說紛紜了。
“估計是哪位領導想了解情況。”這是大而化之的分析。
“梁省長比較關心捷利康的投資,也許是用來做下一步的投資依據?”
“省府這邊不是派了一個副秘書長?副秘書長還不夠,再派一個人過來?”韓森最是擔心。他在罐頭廠黨委書記的位置上壓著段華,本來就覺得吃力,再讓楊銳和段華裡應外合,他的壓力就更大了。
鄭建明微微搖頭:“計委管計劃,人家外國人的工廠,不歸計委計劃,要是就考慮投資什麼的,隨便派個人,或者有一個人就行了。”
“工廠總要計委批準,允許他們投資,他們才能投資。要他們合資,他們就只能合資,咦,會不會是要為合資做準備。”
“咱們西捷工廠就是合資的。”
“西捷工廠是國醫外貿合資的,人家的央企,不歸省計委管。”
“要合資得一大筆錢吧。”
“說不定還得是美元英鎊。”
“既然要投錢,計委肯定要關心了。”
“說的是,這麼一想,新廠建在西捷工廠附近,是最便利的,咱們有熟練工人,配套管道和交通條件,原料收購也是成系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