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岸青做了個乖仔的模樣,笑道:“是,就是著急,我先回去了。”
在一片贊揚聲中,胥岸青的昂首闊步的離開。
此時的考場,卻是一片哀鴻。
1983年的物理試卷是出了名的難,雖然表面上看,考察的都是大綱和教材裡的內容,可深度和難度是截然不同的,而且題目的分量還很重。
即使是楊銳,做到第四大題第一小題的時候,也都發愣了幾秒鐘,因為題目考察的是螺旋測微器,這東西,100個學生裡有99個沒見過實物,教材裡也只是簡單的講了講構造,許多學生即使看過,也沒有仔細研究過,偏偏螺旋測微器的單位讀數很有特點,弄錯的學生汗牛充棟。
此題,抽樣統計的得分率僅有16.6。
除此以外,第六大題和第七大題還要求說理,分析超過臨界深度後,物體自行下沉的原因。
這樣的題,別說8年的學生做,一時間也要悶頭。
當然,如果表達能力強一點,這樣的題還是能做的,不過,做物理題做的要寫說明文,違和感還是很強烈的。
結果更強烈,第六大題分析自行下沉原因的抽樣得分率僅有6.1,進而使得該大題的全對率只有1.1,也就是1000個學生只有10個人全做對了!
這樣威猛的試卷,扣多少分且不說,給學生的心理壓力卻是無比的巨大。
做題做錯了,和看著題不知道怎麼做,感覺可是截然不同。
除此以外,今年的物理試卷,還有許多後世學生難以見到的創新之舉,比如多重選擇題,它要求的是在多個選項中,選出多個答案,而且必須是全部的正確答案,這比多項填空題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有幹擾項的存在,很容易就選錯一個。
而只要有一個答案沒有選出,或者有一個答案多選了,此題就會判負。結果,多重選擇題的零分率高達74。
當楊銳做到這題的時候,雖然解的很輕松,可他以補習老師的角度來評價,也唯有一個詞能形容:
惡毒!
這是一份凝聚了滿滿的惡意的試卷,薄薄的一頁紙,不僅要學生知道教材中的每一個邊角料,還要學生們綜合已有的知識,近乎完美的答題。
指數,浮力,力學和熱學綜合題也就算了,它還要求考生利用鏡面邊緣的反射光線,確定平面鏡與凸面鏡的觀察範圍的知識,進而自行擴大到利用凸透鏡邊緣折射光線,確定觀察範圍。
楊銳見到這道題的時候,簡直是哭笑不得。
如果是平時遇到這樣一道題,自然可以慢慢的研究解決,說起來,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智力活動,但在高考場上,遇到這樣一道題,你會怎麼想?
楊銳覺得,他沒有聽到罵孃的聲音,要麼是耳力不夠好,要麼是其他學生還陷在前面的多項選擇裡,逃不出來呢。
最狠的是,這套題的題量還很大,每道題都有特別的法門,再要求考生勻出多餘的時間研究此題。
就楊銳看來,這與其說是靈活運用知識,不如說是刁難。
就要求和難度來說,皇後對白雪公主估計也不過如此了。
楊銳做完了題,足足檢查了兩遍,且確實發現了兩個小錯誤,才安心的交了卷子。
而等他走出考場的時候,明顯的感覺到了不同的氣氛。
連續兩場,一場是超大量,一場是又難又多,空氣中,幾乎都飄散著絕望的味道。
這是一次只有四分之一幸運兒的考試,哪怕是已經殺出了重重包圍的考生,也心存畏懼。
兩場考試,就像是兩個放大鏡,將畏懼層層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