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不說,他決定先觀察幾天再說。
大家都在觀察楊銳,後者依舊鎮定自若。
直到第三節課,物理老師進門,再將一份百分卷交給楊銳,方才湧起又一輪的討論。
楊銳用類似的流程,解釋了物理老師的疑問。
接著……
第四堂英語課,讓大家稍稍鬆了一口氣。
楊銳87分的成績雖然穩穩的排在全班第一,可它畢竟不是滿分了。
這總算讓回爐班的同學們,從無邊的夢幻感中解脫出來,並在午餐時間,好好的討論了一番。
到了下午時間,已經開始有人繼續詢問細節了。
就連胡燕山都變的猶豫不決。
考大學是一種滲入骨子裡的誘惑,而楊銳的表演,確定無疑的催化了這種誘惑。
胡燕山不知道楊銳所謂的不讓他加入自己的學習小組,有幾分真實,但他確實不想自找沒趣。
“他也就是物理和數學兩門課厲害,沒啥了不起的。”胡燕山刻意的忽略了非滿分的英語,不停的給自己以暗示。
直到化學老師進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