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愣了下,很快就答道,“是從戶部走的銀子。
一直以來瓷器的燒制,銀子都是從戶部走。
內府每年都會從工部定製瓷器,有宮裡用的,有賞給大臣家裡的。
陛下曾有言,這筆銀子從戶部走。”
工部的人都竊竊私語起來,瓷器一向都是從戶部走銀子啊!
這有什麼好質疑的!
眼看著大家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大了,上面的太子輕輕叩了下案幾。
大家立刻又都變成鵪鶉一樣低著頭了。
葉辭書也不惱,手指依然指在那條賬目上。
“張大人,你真的記清楚了,這筆賬是從戶部走的賬?”葉辭書再一次問道。
張大人剛想點頭,就聽到太子輕聲說了一句。
“想好了再說!要是說錯了,可沒人幫你說話。”
張大人嚇的立刻就跪伏在地上。
“回太子的話,微臣記得清楚,只要是瓷器的賬都是從戶部走的。
微臣不敢撒謊。”
太子沒有說話,只是示意葉辭書繼續說。
葉辭書將手上的賬本放在一邊,又從桌前的賬本上拿起來一本。
“這是內府的一本賬冊,專門登記一些特殊開銷的賬本。
這上面有一筆開銷,我念給張大人聽聽。
同樣的二十三年七月,內府收到到鎮海王送進京白銀五十二萬兩。
其中十萬四千兩內府在兩日後就撥給了工部,用來支付鎮海王託內府向工部定製的那批竹報平安青瓷。
張大人,你也說了,青瓷燒制困難。
更何況還是定製的竹報平安青瓷。
難道說,在那一個月內工部燒出了兩批竹報平安青瓷?
不應該啊!燒制青瓷的窯應該是專為皇家使用的啊!
而且我問過燒制青瓷的師傅們,青瓷燒制不易,燒制青瓷的窯在短期內不可連續使用。
請問張大人,既然如此,那是內府的賬記錯了呢,還是你們的賬記錯了呢?
內府確定那批青瓷的錢內府已經支付過了。
你這邊又說這批青瓷的錢是找戶部支取的。
難道說……你們支取了兩次銀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