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個該死的小崽子,讀什麼初中,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將來還不是要回來種田。
李家送那四個賠錢貨去讀書,簡直是浪費錢,李家錢多的慌,怎麼不拿來給她花........
自從趕走李曉紅後,呂秀娥在劉家說一不二的地位漸漸消失,劉建設漸漸不太聽話,周梨花刺傷她之後,更是不顧不管地和她撕破臉。
呂秀娥相當分份不平,周梨花不過生下一個賠錢貨,饑荒年間竟然還敢討要那麼多糧食,她不給糧,周梨花竟然就拿刀刺傷她。
剛開始呂秀娥只分給周梨花和她幾個孩子很少的糧食,後來呂秀娥看劉大寶都吃不飽了,就不想養周梨花的孩子了,哪知道周梨花那兩個賠錢貨就這樣死掉....
兩個賠錢貨死在劉家多晦氣啊!呂秀娥當初沒和周梨花多計較,周梨花反而拿刀刺傷她;劉建設被周梨花這個狐貍精迷花眼之後,卻不再乖乖聽她的話....
大兒媳婦因為周梨花不願意扛起劉家所有的家務,整天和周梨花吵架,大兒媳婦吵輸了,老大家的兩個女兒只好負起一半家務。
兩個媳婦吵到最後,竟然沒人幫她這個婆婆洗衣服,兩人實在太可惡了!
現在呂秀娥喊兩個兒媳婦幫忙做事,兩人都不肯理她。
呂秀娥要求老大教訓自己的媳婦。
老大劉建國卻說:“現在劉家名聲那麼差,家裡又這麼窮,把人打跑了,沒了媳婦怎麼辦?”
呂秀娥想想也是,前幾年賣幾個女兒得到的彩禮,這幾年都花的差不多,現在如果讓大兒媳婦跑掉,
以劉家目前這麼差的名聲這,老大就再難娶到媳婦了。
兩個兒子不幫她撐腰,都怪周梨花那個小賤人,把她兩個兒子迷的團團轉,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的。
以前李曉紅在的時候多好,李曉紅包辦了所有家務,家裡就不會有任何爭吵,現在兩個兒媳婦,一下子為了家務活,一下子為了誰該吃多少糧食,動不動就吵了起來,這兩人怎麼不學學李曉紅?
哎!現在都建國了,不然就讓李曉紅回來當小妾,家裡的事情有人做,就不會有這多爭執。
李樂樂四人在九月時,榮升為初中生。
四人的學費加起來二十幾塊錢,這樣的金額在這個時代,別說是農村了,就連城裡人都覺得是一筆很大的開銷,還好李樂樂甥舅兩人之前陸陸續續把獵物拿去賣,家裡也有些進項。
現在是1962年,如果她記得沒錯的話,到了1966年文.革開始,當年高考就停了,之後很多學校也開始停課,如果要上學,就要搶時間了。
目前鄉下人想要城裡工作非常困難,但是有一條很艱困的路卻可以試試,就是考上中專,國家現在非常注重中專教育,中專畢業出來在這個時代會成為國家基層的技術骨幹,中專畢業之後,國家會包分配工作。
這個時期因為中專包分配,導致很多人不讀高中,只讀中專,中專的錄取分數比當地第一志願的高中要高很多分,沒有全校前二十名,根本不可能考進中專。
這是農村少數可以在城裡獲得工作的機會,非常困難,但是值得拼一拼。
農村生活相當辛苦,累死累活的,卻勉強只能溫飽,她希望兄姐們能有更好的未來,不要這麼年輕就困在農村。
現在是1962年,在1966年之後,學校不管上學、分配、高考.......各式各樣的功能都會隨著運動的腳步,暫時被停止。
他們的時間有限,必須在兩年時間之內考上中專,這樣也許還有包分配的機會?
就算他們四人趕不及,不能包分配,到時拿著中專學歷,去參加工廠的公開招考也有比較有勝算;這時候的中專生,是工廠最需要的基層技術人才,是工廠的主要骨幹。
初中一年級分班,李樂樂和二哥分到同一班,大哥大姐則在別班,班裡的同學對矮小的李樂樂十分好奇。
眾人以為李樂樂營養不良,所以長得特別矮小,沒想到李樂樂只有十歲,班上同學非常驚訝,城裡就算是比較注重教育,讀到初中一年級,年紀大多在十二、十三歲間,很少見過這麼小的孩子,現在農村的小孩都這麼聰明嗎?
農村的教育資源不足,這點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李樂樂的跳級,更顯得異軍突起,十分顯眼.....
作者有話要說:
呂秀娥:老二媳婦回來吧! 李曉紅:怎麼回去,劉建設已經娶周梨花
呂秀娥:看你生了四個孩子的份上,給你個貴妾的身分 李曉紅:.....這就是所謂無恥的最高境界?)
看了覺得還行,請記得[收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