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什麼燒,就是個沒用的懶骨頭,浪費糧食的賠錢貨......小姐身丫環命.....”呂秀娥又罵了起來。
不會真的是在罵她吧?一個五歲不到的小女孩,只是生病發燒,怎麼被罵的好像是十惡不赦......
外面謾罵的聲音在十幾分鐘後才停住。
應該是罵到口渴,所以才撤退,陶樂樂幸災樂禍地想著。
陶樂樂的腦中,忽然出現一段記憶。
前身叫“劉”樂樂,跟她名字一樣,只是姓氏不同。
剛剛在謾罵的婦人是劉樂樂的奶奶,呂秀娥非常重男輕女,生了四個女兒後,好不容第五個孩子才是男孩,在古早的農村,沒有兒子可是會遭到村裡人唾棄,被罵“老絕戶”,所以呂秀娥非常寵愛這個解救她悲慘命運的長子―劉建“國”。
呂秀娥在生第六個孩子,也是就劉樂樂的父親―劉建“設”時,差點難産,幾乎去了半條命才才把劉建設生下來,所以雖然劉建設是個男孩子,但是呂秀娥並不看重,她認為第一個男孩是帶來福氣的孩子,第二個男孩則是來討債的,竟然讓她差點死掉,而且之後都不能生育。
劉建設因為從小沒得到母愛,看到呂秀娥對哥哥這麼好,卻對他那麼冷淡,所以劉建設格外的孝順、聽話,總是努力完成母親的命令,他以為只要自己孝順一點,呂秀娥就會對他好些。
劉建設雖然是個男孩,在家地位比呂秀娥的四個賠錢貨好一點,可是自從四個姐姐都被賣出去後,喔!不是賣出去,是嫁出去,只是嫁的物件都很不好,因為呂秀娥要求很高的聘金,所以嫁的都不是什麼好人家。劉建設在家裡就更沒人關心,他也就更加渴望母親的關愛。
呂秀娥主掌劉家大權,爺爺劉剛則不管事,這個時候流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給口飯吃,隨便打、隨便罵,只要不要打殘、打死就好,所以呂秀娥只要不打殘劉建設,劉剛都不會管。
在呂秀娥的冷眼下,劉建設除了賺工分外,每天還要負責家裡大部分的粗活,像劈柴、挑水、打豬草、喂雞......,除了煮飯、洗衣外,小兒子劉建設幾乎全包家裡的家務活,可是依然得不到呂秀娥的好臉色。
老大劉建國每天什麼都不用做,就連每天應該上工賺工分,也經常找藉口不去,可是卻依然得到呂秀娥百年如一日的喜愛。
老大不用做事,吃的卻是家裡最好的,每天難得的雞蛋,逢年過節好不容易得到的肉食,大部分都進了劉建國嘴裡。
老大劉建國又懶又饞,只是個消耗量糧食的廢物,但是呂秀娥寵愛依舊,這種狀況到劉建設結婚後,生了四個孩子還是沒有改變。
劉建設為了獲得呂秀娥的喜愛,則越來越對母親言聽計從,就算是家裡糧食充足時,呂秀娥讓他一個大男人吃摻糠豬食)的食物,他也不會反對,就算這樣的食物根本不足以支撐他每天大量的體力工作。
劉建設是一個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母親每天都在傷害他,但是隻要母親偶爾給他一些溫暖,母親就是他世界裡的神,而他對這個神言聽計從。
劉樂樂家的慘劇,就來自於這個可悲的父親......
作者有話要說:
各位看倌可能會覺得,什麼嘛?又是一篇套路文,包子父母、渣奶、極品親人...
看都看膩了,可是本文很多劇情不走老梗 女主母親前面沒幾章就會和渣爹離婚
女主也會讓渣爹和渣奶知道,花為什麼這麼紅? 文內有一些反套路的『小顛覆』,請大家不要看開頭是老梗,就急著棄文 (>﹏<) 提醒大家一下,所謂的『小顛覆』並不是表示文中沒有極品,這是一篇虐渣文,沒極品你要我虐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