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陸離從一開始就擁有這種技能,說不定大漢都不會變成如今這樣。
不過也搞不好是因為一切變成了今天這樣,對方才掌握了這種技能。
很不公平的一點就在於此,很多時候教會你某樣東西的存在,往往享受不到你的學習成果。
漢帝與他的外戚群臣讓陸離看到了驕傲自滿帶來的惡果,然後陸離帶著這份成果助力了大漢的滅亡。
這種外人看上一眼,都要腦補上一堆因果迴圈、恨海情天的東西,對於當事人本人來說,反而沒有什麼大的感觸。
至少陸離很平靜的等待著不出意料即將到來的成功,而不是充滿愧悔的在那裡一天三炷香。
事實證明,他所等待的確實正在一步步到來。
孫權的能力並不能改變戰場上步步後退的現狀,周瑜的本事也抵不住實打實的實力差距。
孫氏有著東漢最為強大的水軍不假,卻也沒有強大到足夠以一敵百。
他們沿著長江流過揚州的一段進行佈防,可是因為江夏如今在曹操手中,這個防線是有著明顯漏洞的。
這種時候,一味的在後方坐鎮已經不足夠了,孫權將自己的所在地向著戰場前移些許。
一方面方便了自己快速接納戰場資訊,另一方面也不至於讓後方完全脫離掌控。
拋開孫劉雙方的情況,曹操這邊其實也不是全無問題的。
但眾所周知的一個道理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強,最大的矛盾誕生於失敗,最大的麻煩則是心態上的傲慢。
考慮到曹操完全不屬於這三者,所以他的問題也完全可以等同於幾乎沒有問題。
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陸離之前寫信時跟他提過子嗣的事情,再加上見到了孫權這種別人家有本事的孩子,曹操對曹昂多了幾分審視與考量。
這不屬於陸離需要關注的問題,相比較而言,他現在更好奇劉備那邊的動向。
交州或許是已經觀望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了,前不久遣人往荊州陸離這裡送了一封信。
明明當初跟他們溝通的是益州,卻往荊州送信,哪怕信裡面的內容帶著幾分“表誠意”的感覺,陸離也不免覺得對方這事做的挺不地道的,暗藏著些許挑撥離間的嫌疑。
不過比起這個,更讓陸離關注的,是對方信中所說的劉備派人往向南查探的事情。
向南,總不能他們是覺得自己可以在曹操得到揚州之前,先一步得到交州吧。
交州那地方該怎麼說呢,倒也不是不好,但是你得到的付出與你得到後立刻能夠應用的收獲,是絕對不對等的。
交州為什麼一直沒有參與進東漢末年爭霸的賽場之中,難道純粹是因為地理原因以及當權者不想嗎,還因為這裡的發展情況壓根支撐不了這種野心。
那裡不屬於中原腹地,五六百年後還有詩人寫“巴山楚水悽涼地”,而巴山楚水都比交州要靠北,這個開發程度可想而知。
事實上真要比較的話,在亂世整個大環境都比之太平年歲要倒退不少的情況下,交州反而因為大量戰亂流離人員的湧入,加上佔地者的用心治理,比之戰亂之前還要好上不上。
只這麼一個情況,就足夠令人沉默難言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如今割據交州計程車燮有多得人心,是可想而知的。
再加上地理環境原因,如今依附在士燮身邊計程車人跟當初依附劉表的可不同,劉表那是有條件但是沒有心氣,士燮屬於已經在可以範圍內做到最好了。
面對這種敵人,事情最好不要做絕,能招降還是以招降為主,不然到時候便是得到了交州,怕也是要大失人心的。
劉備若是圖謀交州,這並不是什麼明智之選。
可若不是交州,莫非是更南一些的地方嗎?
如今的交州放在後世是廣西、廣東、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更往南或者偏一些的話,可就是寮國、泰國那邊了。
交州已經算得上是大漢比較落後的偏遠地區了,那些地方如何更不用提。
劉備到底是怎麼想的,陸離都忍不住要懷疑是不是士燮寫信誆他了。
不過若是劉備那邊準備一切往最壞處打算,無法在漢土立足,想要向外耕耘,這倒也未必是什麼壞事,可是真的會這樣嗎,這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絕對是一個特別荒唐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