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司馬徽覺得吧,有些事情真的是強求不得:“士元在衛尉來之前便外出訪友了,至今未歸。”
你說說這陰差陽錯的,怎麼看都不像是有緣分的樣子。
而且就襄陽如今易主的情況,龐統若是有意曹操說不定還會回來,但若是無意曹操,很有可能幹脆就不回來了。
聽明白司馬徽言外之意的陸離:……
該說不說的,這事真的有點令人破防。
作為明公,曹操的賣相好嗎?
比起連個自己的地盤都沒有的劉備,已經佔據了大漢一半多州郡的曹操簡直不要太好了好嗎,但諸葛亮跟著劉備走了。
這年頭有人想要坐享其成,有人喜歡艱苦奮鬥,其中還夾雜著志趣相合、尊重付出等諸多因素,個人喜好問題實在是說不清、道不明。
而且在某些人看來,曹操這邊雖然家大業大,但也人才多啊,很有可能會顧慮一個位置已經沒有空缺的問題。
但是該怎麼說呢,這種問題小年輕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顧慮的,畢竟如今曹操手底下的核心小團體裡面,最年輕的郭嘉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年紀最大的程昱更是已過耳順之年。
有關人才這種事情,不能只可著一批人薅,也得有新鮮血液補充,這才是真正的長久之道。
所以水鏡先生,你的朋友們推薦完了,小輩們其實也是可以推薦一下的。
這種事情陸離可是早早就跟曹操商量過的,不然招來一堆人,結果曹操那邊壓根不需要,那不是溜人玩嗎。
司馬徽看著陸離好像恨不得將自己提溜起來拼命抖一抖,看看能不能掉落人才,只想說你可饒了我吧。
陸伯安,你但凡行事能夠跟你這張臉搭配一點,劉表也不至於被你氣死。
司馬徽雖然沒有直接這般說,但委婉的說也足夠表達明白這個意思了。
說到這個話題,陸離覺得自己簡直冤死了:“先生有所不知,當日是劉使君身有不適,非離言語之功。”
司馬徽覺得道理不能這麼講的,你都看出對方身體不適了,還搞言語攻擊,好像也沒有無辜到哪裡去啊,而且言語之功,功勞,伯安,你這是真心伸冤的嗎?
司馬徽雖然什麼都沒有說,但那個眼神,陸離覺得自己穿越之後鍛煉出來的看人眼色的能力,有的時候好像也沒有那麼有用。
別說的好像我是什麼魔鬼一樣啊,你看我多好的幫著劉表安頓了他兒子,別的不敢說,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妥妥的。
司馬徽:……
算了,司馬徽心想,你不能要求一個人既貌美如花,又位高權重,還道德感特別高,就算有這樣的人,那也絕對不會是陸伯安。
如今這個世道,大多是容不下這種人的,劉備至今仍在顛沛流離就是很好的證明。
陸離沒有見到諸葛亮是一種命運,諸葛亮的不得其時又何嘗不是呢。
北方的曹操資本雄厚到就算狠狠輸上一次,也依舊不會破碎。
所以要向南嗎,由南向北可不是什麼容易事情。
某些人看似坐在自己對面,心卻已經飄到別人那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