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這裡眼看著是死路一條,離開這裡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劉琦便是再愚蠢,也知道此刻的回來不僅沒有起到什麼便於爭奪的作用,反而將自己推到了一個進退維谷的險境。
但知道困難是一回事,解決困難便是另一回事了。
可即便如此,劉琦看著劉備,沒有迫不及待的開口求助什麼,反而繼續催促道:“將軍莫要管我了,如今保住性命要緊,快些走吧。”
有一說一,劉琦要是真的問劉備要怎麼做,劉備還真不一定能夠說出點什麼來,真正有如何正確面對名聲危機與生存危機二選一情況且妥善處理經驗的人,是陸離。
陸離:不,明明你也有。
但劉琦現在不問劉備自己該怎麼辦,反而一心擔憂著劉備的情況,這反而讓劉備沒有辦法輕易丟下了。
不說對方這份心意,劉琦受制於孝道,劉備難道就不受制於恩情嗎?
到底當初自己無處可去的時候,是劉表收留了自己,現在對方境遇這般差,自己拍拍屁股跑路了,這真的就成了劉跑跑了。
不是說危機時候跑得快,而是遇到危險,什麼都不管,為了保命立刻跑。
兩個都很危險的人,這個不能走,那個也不能走,看著彼此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而且就算拋開這些因素不談,劉琦能夠成功進來是一回事,他們真的想要出去,那難度就不是進來那麼簡單了。
天到底也晚了,暫時不準備走的劉備邀請劉琦留下住一晚吧,別大晚上回去再出什麼事情。
劉琦雖然著急,但看著劉備主意已定,也只能無奈點頭,只是燈還沒來得及滅,又有人來了。
劉琦下意識想要躲,但轉念一想,似乎也沒有什麼需要躲的地方啊,劉備問了一下來人身份,回頭沖著劉琦點了點頭,示意對方不用躲。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伊籍。
伊籍看著劉琦,拱手道:“大公子怎麼在玄德公這裡?”
他問的是怎麼在這裡,而不是什麼時候回來的,好似劉琦在劉備這裡帶來的驚訝遠遠大過劉琦在這個時候回了襄陽。
這一般而言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在伊籍心中劉備比劉琦更重要一點,另一種則是他知道劉琦回來了。
事實情況是,這兩種都有。
劉備幫著劉琦問了出來:“機伯竟然在此之前便已經知曉大公子回來了?”
伊籍忍不住看了劉琦一眼:“不只是我知道,如今城內怕是少有不知曉者。”
有一說一,大晚上開城門實在是過於行為藝術了點,一開始還以為是蔡瑁迫不及待要開城門放曹操的軍隊進來呢。
至於哪裡來的曹操軍隊,說不定人家輕裝簡行的早就偷偷溜過來了。
結果人進來了定睛一看,好家夥,是自投羅網的大公子一位。
雖然伊籍不是親眼看到的,但是他安排的人看到了,回來說一聲,跟他親眼看到好像也沒有什麼區別。
本就對劉表下一代沒有抱希望的心理,在那一刻越發雪上加霜。
別管劉琦回來的原因是什麼,都挺令人絕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