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公子的郭圖有著大公子帶來的煩惱,選擇三公子袁尚的逢紀也有來自三公子帶來的憂愁。
他與審配在袁紹死後,行了回趙高之事,偽造袁紹遺命,擁戴袁尚為繼承人。
但這位他們已故明公的愛子到底如何呢?
在他親爹還活著的時候,看起來真的是有模有樣的,不然也不能被他那個見多了良才美玉的親爹喜歡不是。
但是當他親爹一死,逢紀打量著自己選擇的新明公,怎麼感覺隱隱約約看出了幾分草包美人的模樣呢。
當初陸伯安在先帝一朝得寵時,多少人背地裡蛐蛐對方是全靠臉,只有臉。
但人家陸侍中顯然淡定的很,畢竟眾所周知,真相才會令人破防,人家又不是真的只有臉,自然不會為這樣的言語難堪。
但是他們的這位三公子,得到袁紹喜愛的一大原因便是長了一張好臉,而現在看看,對方怎麼好像只有一張好臉呢?
你親爹在的時候你表現出來的能耐呢,你快拿出來啊,大家都是自己人,沒有必要跟自己人藏著掖著吧,這是要幹什麼啊。
袁尚看起來好像不急,但是逢紀已經要急死了。
哦,不對,準確來說,他們三公子也不是不急,就是急的地方有點不對。
人家著急的點在於:“父親死前選擇的真的是我嗎?”
逢紀:……
祖宗誒,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糾結這個做什麼?!
你別管是真的假的,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就算是假的你也得堅定的認為這是真的,更何況這確實……是假的。
但是假的又如何呢,你當時接受的不是很良好嗎,你猜你現在去跟你長兄說這事是假的,我不跟你爭,人家難道會因此放過你嗎?
三公子你清醒一點!
以前袁紹在的時候雖然閑著沒事的時候喜歡嘮兩句陸伯安相關話語,但是當年幫著何進給皇子辯爭位置的時候,可是半點沒有耽誤事。
而且逢紀實在不明白這種事情有什麼好糾結的,你都摻和到繼承人爭奪戰裡面來了,這不是能名正言順的上,就名正言順的上,不能名正言順的上,就想辦法創造條件名正言順的上。
這名正言順我們都幫你創造好了,你現在砸梯子這是要鬧哪樣啊。
逢紀拿出了此生最為堅定的態度:“此事自然為真,明公生前對公子的偏愛,眾人有目共睹。昔日明公常嘆先帝立嗣不明,以招致後患,故而在察覺到……特意叮囑我等,如何會拿此事欺騙公子呢。”
眼看著袁尚眉間帶上了幾分放鬆,逢紀又給對方打了一劑強心針:“公子可莫要輕信小人言語,疑心明公託付之心。”
袁尚也不是真的純傻子,他就是想要找人給他擔風險而已,聞言也一臉慚愧而又堅定的應承了一番。
確定了自己的名正言順,袁尚自然也不會落下許都來人之事。
眼看著一切終於進入了正題,逢紀心裡稍稍放下了些許。
他是最早跟著袁紹的那一批人中的一員,在繼承人的事情上倒也算不上是完全背叛了袁紹。
他是偽造了袁紹的遺命擁戴袁尚不假,但袁紹真實的遺命也沒有直白的指向袁譚啊,說不定他的選擇正與袁紹相符。
逢紀不由想起了很久之前,袁紹剛剛成為渤海太守的時候,他與許攸是在袁紹離開洛陽後追隨對方的存在。可是如今呢,三人之中一人死去,一人叛離,僅剩下他一個人似乎也不曾在詮釋忠貞。
這般看來,他們似乎也算是人以群分?
不過要讓陸離說的話,他可能更願意將其稱之為“東漢末年優秀的匹配機制”。
近在咫尺的人沒有辦法讀心,遠在鄴城的就更加不能了。
陸離對著曹操表達了自己對袁紹地盤春耕問題的擔憂之後,或許曹操是擔心陸離過度擔心傷著自己,幹脆給他派了相關的任務。
可別關心別人地盤上的春耕問題了,有這個心力你關心關心我們自己地盤上的吧。
陸離這個做衛尉的,接受了司空命令在許都周圍的農田裡面轉了一圈。
該說不說的,就在曹操以及文武眾臣眼皮子底下的,倒是沒有出現什麼不可原諒的大問題,用說得過去的實際情況證明瞭曹營是有希望、有前途的好公司。
在這個過程中,陸離還正好遇上了同樣被他爹派出來曹昂。
考慮到他跟呂韶的兒子能夠給自己的任務帶來那般大的進展,這從某個方面來看,似乎也在證明曹操之後的下一任怕不是曹丕,而是他了。
提前跟下一任上司打好關系,似乎不存在什麼問題,但陸離面對曹昂時態度如舊,頂多因為當了他與呂韶的媒人多了份小小的親近而已。
比起跟下一任上司打好關系,陸離看著活蹦亂跳的曹昂,心中不由想到了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