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得失不同
曹操在青州的進展, 與陸離本人的事業運是一樣的——看似磕磕絆絆,實則一路推進。
總得來說,比起正常情況下的攻城, 有人裡應外合的曹軍是一個高歌猛進狀態的。
當然了, 要是跟當初袁紹兵不血刃便拿下冀州相比,那就相形見絀了。
曹操向著青州發兵的訊息並未能瞞過袁紹這邊,不說雙方敵對本就會互相關注對方的情況,那一大堆的兵馬又不是隱形的,到底誰會眼瞎到看不到呢。
而且被進攻的可是自己的地盤, 這要是人家都出兵了你都得不到訊息,那真是活該地盤被別人奪走。
然而他們這邊的援軍還沒有派出去,就先收到了曹操那邊節節勝利, 青州己方少量兵敗大量投降的訊息。
這個時候就算是時常好似有拖延症、反應慢的袁紹,也是用上最快的速度將援軍給派出去了。
援兵派出去了,但情況並未隨著援兵的派遣而迅速好轉。
從傳回來的軍情來看, 整體是少部分短暫勝利, 大部分長久告急。
這些傳回來的訊息歸納整理一下,甚至可以起名叫做《青州是如何逐漸失去的》。
當然了,因為立場不同,曹操那邊可能會起名為《我軍如何一路高歌猛進得到青州》。
隨著情況越來越糟糕, 派出去的援軍也越來越多,然而等到一切塵埃落定, 青州已經姓曹了不說,自己派出去的援軍本就勝少敗多,回程途中被人打了個伏擊, 回來的人都不到一半。
當得知青州整體易主的那一刻,袁紹捂著心口險些直接向後仰倒過去。
被幾個兒子沖上來扶住後, 站穩的袁紹看向自己的長子,也是任職青州刺史的袁譚。
人在怒極之下是會喪失理智的,看著這個本該管理青州的兒子現在圍著自己一副很焦急的樣子,袁紹心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是——青州都沒了,你在這裡有什麼用!
隨後緊接著浮現在腦海中的,是那接二連三助力曹操得到青州的叛變。
怎麼,他麾下難道是沒有忠貞之士嗎,反骨仔全都安排到青州去了?
死去的田豐、沮授靜默不語。
袁紹本來就在醞釀的怒火,隨著袁譚開口的一句“大人”徹底給引爆了。
他甩開對方攙扶著自己的手:“爾為青州刺史,卻不顧青州之地,整日在鄴城無所事事,不,不能說無所事事,分明是四處鑽營。怎麼,你這逆子是在盼著我死嗎?!”
這種譴責,這種話語,在以孝治國的大漢實在是太致命了,尤其當它脫自父親之口的時候。
袁譚立刻跪在了自己父親面前,想要開口解釋,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青州確實丟了,自己確實在鄴城,他沒有盼著袁紹死,可也確實在為繼承人的位置跟弟弟較勁。
青州許多人都是自己安排的,在串聯背叛的人中,被自己留下的曹田起了大作用……
袁譚張口難言,心裡一大堆的話,卻只能泣涕解釋道:“兒絕無此心!”
除此之外,他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作為袁紹的長子,除了沒有弟弟那麼得袁紹喜歡外,袁譚不可謂不天之驕子。
當年在青州與公孫瓚相爭不落下風,陶謙更是被他輕松打敗,只能落荒而逃。
他前期拿的爽文劇本,真的可稱是虎父無犬子,誰不說袁紹後繼有人。
然而隨著父親在官渡之戰中各種不聽勸說,一敗塗地之後,他這個當兒子的似乎也隨著父親一起迎來了背運。
先是繼承人爭奪中不得父親半分青眼,現在引以為傲的青州都已然失去,袁譚遭受的打擊半點不必袁紹少,更不用說如今還有這般誅心之言了。
他都忍不住懷疑,父親如今是真的氣頭之上口不擇言,還是想要接著這個機會幫著弟弟將自己徹底踢出局。
想到當初被自己在樂安郡發現的何太後母子,那也是長子啊,然而一朝落敗先是險些被奸賊殺死,後面也只能躲在深山之中,如今更是被禁錮於庭院之內。
我難道要步上那兩人的後塵嗎,袁譚有種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感覺,好似這是什麼不敬天子的報應,可更多的是對自己未來前途的惶恐。
以前他從來不需要惶恐這個,可如今他不得不惶恐。
支援袁譚的辛評、郭圖本欲幫忙,卻也不免顧慮袁紹所說的“四處鑽營”。
他們要是這個時候站出來,豈非不打自招自己便是大公子的鑽營物件。
有關這種事情,真的沒有必要那麼迫不及待的站出來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