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郭圖有內鬥行為,但各種建議還是奔著讓袁紹勝利去的。
但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領導人都會只反省自己,而不是遷怒別人,那這個世界就美好的過於不真實了。
美好的品質,正因為稀少才美好。
眼看著場面熱絡了起來,袁紹起身大力肯定了郭圖的言語,然後開始看起來非常真切的做著自我反省。
氣氛因為郭圖的幾句話一掃先前的頹然與難言,大家不得不承認郭圖這人雖然在某些方面非常不討人喜歡,但用對了地方還是很好用的。
如今在這裡的固然存在心裡有別的小算盤的人,但也不乏真心效忠袁紹的存在。
見到自家明公振作起來,不少人也跟著再次擁有了些許激情。
郭圖的話能夠起到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是因為他這話真的很真,九分真,一分假而已。
假就假在他們家明公可做不來勾踐,但他們的情況確實比勾踐好多了。
夫差那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曹操想要取鄴城,可沒那麼容易。
其實本也沒有必要過於悲觀,我們或許打不出去,但守住真的沒有那麼難。
不說攻守之間的投入本就不一樣,就像郭圖說的那樣,袁紹在冀州經營多年,可謂是人心歸附,哪裡就那麼容易被人輕易打敗呢。
但這個認知其實並沒有多麼讓人高興,能夠防守成功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從逐鹿天下到龜縮防守,這個落差袁紹接受不了,難道投靠他的文武便能夠接受嗎?
要是懷著這種心思,大家一開始直接去投靠劉表便是了。
大家選擇了袁紹,是想要輔佐對方成就一番大事的。
結果辛辛苦苦好多年,最後回頭一看,他們跟一開始跟著劉表躺平的混成了一樣結局,所以這些年我的努力是為什麼,因為我勤勞嗎。
這種事情真的是不能想,一想簡直太破防了。
一群人半振作半破防的進行防守,然後成功證明瞭什麼叫做哀兵必勝。
曹操沒能從他們手中得到好處,但他們同樣不曾從曹操那裡佔到便宜。
考慮到戰爭是在他們地盤上進行的,甚至是被人圍攻大本營,算上其中的隱形損失,他們甚至還是損失更多的一方。
哪怕對方沒有贏似乎就能判定是自己贏,正該藉著勝利重整旗鼓才是,可惜大家都不想要接受這種自欺欺人。
好似無功而返的曹操回首望向那座不曾被自己攻克的城池,他本也沒想過一戰便能打下袁紹的大本營。
只是有些戰爭你哪怕知道不能贏,卻也不能不打,因為打了或許不能贏,但打了之後會促成未來的勝利。
袁紹好似贏了,可恐怕心裡比輸了還難受吧。
鄴城這邊是個硬骨頭沒有啃下來,但是袁紹的其他地盤就沒有鄴城這般牢不可破。
袁紹官渡失敗的負面影響之一,便是讓地方上不少人對他失去了信任與敬畏,面對打敗袁紹的曹操軍隊來勢洶洶,不少人直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