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推辭,劉協堅持了一次就順著對方的意思換了稱呼,順便不忘誇贊一波真是我大漢的好宗親,大忠臣。
稱贊完之後,劉協眼眶一紅,眼淚雖然沒有立刻就流下來,但那股子悲傷是真的非常明顯的展現出來了。
按理來說,在這個剛剛被人“破獲”一次的情況下,是不該立刻開啟第二次的。
但他與曹操之間的臉面雖然面上不曾撕破,實際上已經是難以維繫了。
不趁著這個時候來個“燈下黑”,越到後面希望越小。
劉協抬起袖子拭了拭眼角:“卿不知,董將軍之死,實非曹司空所言。”
對於這事劉備亦是有所猜測,現在聽到當事人之一要說實情,自然是做靜聽狀。
然後劉備就聽到了關於忠心耿耿的董承想要推動天子親政,結果被野心勃勃的曹操以及為虎作倀的陸離發現並阻止的事情。
天子的話語倒也沒有說的直白,但這個敵我立場是標註的足夠明確的,絕對不會讓人因為理解能力不夠而曲解的那種明確。
劉協也沒說要怎麼做,只先說了一句:“朕每每夜間輾轉難眠,非思佳人,而是憶起董卓舊事,心中常懷不安。”
“天下對朕之正統頗有微言,外人難知其中曲折,只當朕為董賊廢正統而立之,卻不知當年皇考聖心默定之人確係為朕,只何進貪心不足,諸多士人為其所惑。”
劉協嘆了一口氣:“董卓雖頗多不恭,此番確係是撥亂反正。”
先是確定了自己的正統地位,然後劉協就開始藉著正統皇帝的身份懷念歷代先皇。
從最開始的高祖,到後漢再複大漢的光武,其中重點點了點霍光與王莽。
點完了這兩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臣子後,再提起後面的諸多皇帝,那就很難略過皇帝跟權臣相爭相鬥的那些年。
劉協:“朕不懼曹司空有霍大司馬之權,只懼對方有王莽之心。”
“非為己命,只若大漢失於我等之手,實不知九泉之下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說完這些,劉協眼中含淚,殷殷切切的望向劉備,似乎在尋求認同。
這種事情,作為漢室宗親如何能夠不認同呢。
劉備自然要站出來表態:“陛下但有所用,備自萬死不辭。”
劉協連說幾句“好”,走下去來到劉備身邊。
劉備見到陛下都起身走過來了,自然不可能自己在那裡坐著,也是跟著站了起來。
劉協握住劉備的手:“有卿等忠貞之士在,朕無懼也。”
無懼什麼,自然是無懼曹操有王莽之心,亦無懼大漢“失於我等之手”。
不過這種事情只嘴上說是沒有用的,具體在於怎麼做。
都不用往遠處看,近在咫尺的就有不少現成例子可以參考。
陛下你是準備我們如王子師刺殺董卓那般行事,還是準備像是在李傕、郭汜手下時那般,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