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或許只是想要保護父皇的兒子,而並非要保護具體哪一個兒子。
自己之所以沒有被保護,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遇到那種要命的情況吧。
而且看看對方最後保護完就扔到山上了,只能說自父皇那裡衍生出來的愛屋及烏有,但是不多。
如果是這樣的話,似乎也並非什麼壞事,誰不喜歡有個保底的那種穩穩地安全呢。
董承已經學會了無視劉姓皇帝對陸伯安的特殊,都這麼多年了,再不適應就太過遲鈍了。
董承道:“陛下既然心中有數,對於流言之事,可需臣幹預一二。”
劉協搖頭:“不必,任尚書令施為便是。”
很好,繼陸伯安之後,又一位讓陛下喜歡的臣子出現了。
這年頭難道外戚已經不吃香了嗎,宦官被辦倒了自然是好事,但現在怎麼一個個的外臣都來跟他搶寵臣道路呢。
董承被天子安撫住了,太過聰明以至於有些不聰明的禰衡在孔融這裡說起了這件事情。
他沒有問自己身為九卿之一的好友,這件事情的真假。
這種事情不需要問,禰衡已經有了答案。
孔融以為自己的友人會因為這件事情對陸離改變看法,卻不曾想禰衡道:“大奸似忠而已。”
孔融:“正平慎言。”
自己這位友人但凡人如其字,也不會一點都不平和。
禰衡冷哼一聲,倒並非針對孔融,他 道:“若問心無愧,坦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
哪怕孔融也不是多麼謹言慎行的人,聽到這話在認同的同時也忍不住搖頭。
話雖然是這麼說的,但人生在世,誰沒有點不能對人言語的事情。
局勢變化,又怎麼會沒有不能談論的話題。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孔融勸道,“我知正平心懷坦蕩,但人活於世,總不免要受縛。”
禰衡雖然沒有說什麼不贊同的話,但眉宇之間的桀驁不馴異常清晰。
孔融能夠跟對方玩在一起,是有幾分人以群分的道理在裡面的。
但因為禰衡在某些方面過於一騎絕塵,沖擊對比之下,顯得孔融都莫名言語和順、態度平和了不少。
而就是在這樣或激烈或沉默的氛圍中,曹操一行人回到了許都。
本來他們得勝歸來是一件大大的喜事,玉璽重新回到陛下手中,更在某種意義上讓人有種天命回歸之感。
可偏偏因為何太後母子的事情太過炸裂,導致傳國玉璽的風頭都被蓋過去了不少。
尤其是隨著袁紹那邊訊息的傳來,原本只是從宮中傳來的隱隱綽綽的訊息被“證實”,大家忍不住看向如今是大鴻路的陸侍中。
雖然證實被打上了引號,但實際情況如何大家都是心裡有數的。
只不過心裡有數不算是數,到底能不能證實這個訊息,還要看何太後母子的身份是否能夠被承認與明證。
本以為董卓當年的廢立大戲已經唱完許久,誰曾想時隔多年之後,竟然還能出續集的。
陸侍中,這事你怎麼看?
陸離對此一點都不想看,很可惜這場戲他顯然是無法脫身的。
剛回到府中修整了一二,陸離就從門房那裡拿到了某處園子居住者的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