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之中,袁術讓其他人退下後,看著被自己留下的閻象:“先生……”
一語之下,竟然難以成言。
袁術死活不聽勸的時候,閻象是又氣又急又恨,可看到對方如今這幅展翅欲飛卻被雨水澆了個寸步難行的狼狽模樣,又忍不住又嘆又憐。
閻象道:“明公,此非垂頭喪氣、心灰意冷之時。”
“我軍固然一退再退,可那曹孟德難道便是純然的高歌猛進、毫無憂慮嗎?”
袁術聞言來了幾分精神:“先生此言如何講?”
閻象猶豫了一瞬,看向袁術道:“將軍於孫氏素來恩厚,若有言語,未必不退。”
“況且明公出身袁氏,豈不聞天下皆知,南有一袁,北有一袁。”
閻象考慮到袁術的性子,哪怕心裡再想要勸,但嘴上說出來的話也是點到為止的。
勸諫是一門藝術,在辦法本身就可能招惹對方的不快的情況下,你的言語要是還過於強硬,那怕不是等著自家明公分分鐘炸給你看。
他毫不懷疑袁術能夠做出這種事情來,到時候別管對方是輸是贏,是生是死,反正他是要先一步去了。
因為對方的失敗跟著一起死也就罷了,可若是死在對方手中,那可就太失敗了。
雖然閻象顧忌袁術,話說的相對委婉,但袁術聽明白——對方要讓他向著袁本初求助,甚至是認慫。
這能是袁術可以接受的事情嗎,那必然是不能夠的!
之前還要唉聲嘆氣的袁術,瞬間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振作了起來,真雞血都未必有這個效果。
袁術:“先生不必多言,戰事未到最後,如何便定我為敗者,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閻象:……
壞訊息:自己的建議不曾被採納。
好訊息:明公再次振作起來了。
雖然不確定這個好訊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好訊息,但對方能夠振作起來,總是比垂頭喪氣要多上一份勝算的。
面對袁術的支稜,曹操沒有多放在眼裡。
他也是很早就跟袁紹交好的,還能不知道對方這個弟弟是個什麼德行。
雖然當初沒有采納陸離關於時機的建議,但曹操也並非全然否定了對方的想法,這年頭義兵與仁義之師還是有幾分作用的,當初在對付黃巾時靠著童謠吃到福利後,曹操一直都沒有放下過這一點。
這一次行軍過程中,也沒少宣傳。
一方是名聲頗好的大漢三公,一方是近期對他們盤剝非常嚴重的亂臣賊子,選擇誰難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嗎。
曹操面對這份“好處”,一邊感嘆於民心竟有此用,一邊又忍不住想,這民心到底是因為他本人愛民,還是因為他這個漢臣愛民呢?
到底是曹操更重要,還是三公更顯眼?
意識到自己的這個想法,曹操心中一愣,自己都說不出具體的想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此次曹操與孫策兩面夾擊袁術,各有所得,劉表派了一隊人馬出來“表演”,也沒有太大的損失,但還有一個人大賺特賺,那個人就是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