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土地兼併
比起皇甫嵩死後的極盡哀榮, 楊琦的死亡雖不至於被完全忽略,但就重視程度而言確實遠低於前者。
這不僅是因為兩者地位與貢獻上的差距,更因為死亡時機的不同。
皇甫嵩死在了前一場動亂結束, 新鬥未起的雜亂期, 大家有時間、有心思去處理他的後事,他的死亡像是給了所有人一個情緒宣洩口,又好似代表著一切舊日的結束與某種塵埃落定。
楊琦就不同了,現在絕大多數人的心思都放在了稱帝的袁術身上,放在了遠方的戰場之中, 沒有人有眼神分給眼前的棺冢。
別人沒有,陸離卻是有的。
楊琦的死亡對於陸離而言卻有絕對不同的意義,太多人的看洛陽與陸離之間的瓜葛, 都覺得那裡面寫滿了劉宏與他之間的君臣相得。
可實際上對於陸離而言,比起官宦的莫名凝視,天子意味不明的玉佩相贈, 楊琦才是洛陽美好的開始。
如今他的死亡, 是陸離心中美好洛陽終結的塵埃落定。
公挺兄,你一路走好。
友人去世是不需要守孝的,事實上現在就算是親爹親媽死了,陸離也得先把手頭上的活給幹完。
去直面戰場的有直面戰場的危險與辛苦, 在後方維持的自然也有後方的不易與困擾。
曹操一帶兵離開,許昌的牛鬼蛇神就是往外冒了。
有的只是單純拿著事情說事, 今天說這個縱馬傷人,明天說那個強買農田,後天甚至有人舉報民間存在鹽鐵私營現象。
但是更多的其實在拿著陛下說事。
有的是或直接、或間接的說親政的事情, 間接中,有不少人都想著要借立後來說親政的事情。
而這一部分人, 那都不用陸離出手,“伏皇後黨”與“董皇後黨”就開始自己爭鬥起來了。
陸離:……
這種大無語事件,竟然是可以拿到朝堂上來表演的嗎,咱們大漢是真的要完了是吧。
感情你們自己內部意見都還沒有統一呢,咋想的,就這麼水靈靈的將不和擺到臺面上來?
陸離理解不了這種一切都沒有做好準備,就迫不及待開幹的失智行為,但或許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不是大家不想要團結,而是大家根本統一不了意見。
那可是後位,雖然現在大漢有點搖搖欲墜的架勢,但萬一挺住了呢。
狠心點、說難聽點,了不起不過捨出一個女兒而已,到時候人一死,改換門庭也沒有那麼困難。
“董皇後黨”不用多想,自然是以董承為首,“伏皇後黨”則是以其父伏完以及不少在朝宗親為主,陛下也隱有偏向,陸離還發現,楊彪竟然也算是半個“伏皇後黨”。
宗親的支援與陛下的偏向,原因其實也簡單,陛下是因為喜歡,宗室是因為伏貴人的母親是桓帝之女陽安長公主。
在正史中,這個時候他們一行人還都在李傕郭汜手中,而伏貴人也早已被立為皇後,還差點在帝駕東歸的過程中被董承殺害。
與如今相比,也不知是好是壞。
其實在立後的事情上,曹操沒打算插手,也早跟陸離透過氣了,畢竟他本人的出身已經是被人蛐蛐的宦官之後,再去成為外戚,這是什麼東漢版本的五毒俱全啊。
再者說,正史中曹操那未來會成為曹皇後的女兒,現在才剛出生呢。
就算想要當外戚,也沒有那個條件不是。
雖然在前方還在打仗的情況下,後方討論這種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對。
但陸離都經歷過黃巾之亂剛剛結束,陛下就要為了建園子向天下加稅的事情了,跟這個比起來,現在這點解決陛下婚姻問題的小爭執,那都是小意思。
你們就選吧,隨便你們選誰都成,反正不管最後選了誰,我這邊是沒錢給你們搞立後大典的。
這邊建議你們可以借鑒一下未來某對開國帝後的成婚花費,哦,對了,他們一個姓朱,一個姓馬。
你們要是覺得這對於一對一點都不清楚,借鑒一下咱們大漢的開國帝後也行啊。
總之別問,問就是沒錢,再問的話要不你借我點吧。
當然了,你要是有本事把其他地方的稅收給收上來,那倒也不是不能辦,從裡面抽出點了給你辦立後大典也是可以的。
陸離沒有閑工夫去思考什麼人生的婚姻大事如此潦草,對於小年輕的心理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多少百姓成婚時連吃個飽飯都不一定能成,你們怎麼不跟他們比一比呢。
劉協收到陸離送過來的簡略賬本,看到最後統計結果上存留的三瓜倆棗,瞬間再一次懂得了當年父皇對於金錢的熱愛。
但懂得歸懂得,接受現狀還是隻能選擇接受的,畢竟他也沒辦法去做他父皇做過的那些事情,不僅是沒有這個條件,劉協本身也做不成劉宏那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