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拜帖遞來的時間,尚在劉協對他說起劉備之前。
大家好歹也算是有著一起上過戰場的交情,雖然當時劉備他們是真的上戰場,而陸離主要是在後邊當吉祥物,但當年那也是相談甚歡過的,沒道理知道人來了他這邊卻一直避而不見。
因為劉艾沒有打著天子的名號,所以不管從時間前後,還是熟識程度來看,陸離顯然先他一步見到了劉關張三兄弟。
見面的先後順序,其實都是有好有壞的。
先見面能夠搶佔先機,後見面若是前面劉艾說了什麼,他也方便解釋。
可陸離不想要做被人說了之後解釋的那個,俗話說得好,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他為什麼不做造……搶佔先機的那個呢。
當年相見,四人都可稱淺灘落魄之時,當時劉備他們三人寂寂無聞,在地位上於一眾郡守、刺史中相形見絀,而陸離看起來備受推崇,實際上也是有名無實,可謂是驢屎蛋子面上光。
如今再見,他們三人不再是被人叫不出名姓的存在,陸離顯然也再次有名有實,看起來好像比起當初更上一層。
雖然情況有所不同,可四人相見,一切彷彿還是當年的欣賞與友好。
哪怕心裡對於劉備複雜難言,可見到對方後沒多久,陸離還是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拋開立場不談,對方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人。
可人怎麼可能拋得開立場呢。
陸離:“玄德兄,雲長兄、翼德。”
劉備與關羽比陸離大一歲,張飛則是比陸離小幾歲,可四個人坐一塊,陸離看起來倒像是最小的那個。
陸離不由看了一眼三人中胡須最長的關羽,比起後世的雕像,對方如今的胡須還算不上長,按照現在的審美,對方這絕對可以稱之為美髯公了。
但是,陸離看到那鬍子後想到的全是打理過程的困難。
雲長兄,就沖著你能將胡須留得這麼長,還打理得這麼好,你不成功誰成功。
陸離不羨慕也不嫉妒,就是多看了一眼,關羽對此也習以為常。
這種因為鬍子被人多看一眼,對於他而言屬於常有之事,在東漢的審美環境下,看到鬍子留得特別好的人就跟看到美人一樣,都是忍不住要多看一眼的。
大家坐下後,總免不了要說一說分別後各自的經歷。
陸離的經歷相對透明可查,無非是離開袁紹後去了鄭玄那裡,又因為躲避黃巾一起去了徐州陶謙那裡,後來就是去了曹操那裡。
非要說有什麼可提的,陸離頗有興致的跟劉備分享了自己當年在徐州關於民生方面的一些想法與建議,有些被陶謙採納了,有些被對方置之不理,但是在曹操打下徐州後又用上了。
跟陸離雖有波折,但外人看起來大體就是一帆風順的情況相比,劉備三人的經歷就有點一波不止三折了。
劉備先是在公孫瓚那裡為別駕,後來試守平原縣令,又升為平原國相,這一波看起來好像屬於是步步高昇了。
但問題在於平原國在冀州內,冀州是袁紹的地盤,劉備一個公孫瓚陣營裡面的人,在袁紹的地盤上當國相,想想就知道有多令人難言。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自然不免牽扯進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交戰中,期間北海孔融受到黃巾侵襲,他去救了次場,那個時候正值曹操進攻陶謙,對方還派人前來求助了。
只是不管是作為孔子後裔的孔融,還是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備,在曹操壓根沒有屠城行為的情況下,顯然都不可能出兵去救與反賊相互勾結的存在。
後來聽說呂布一箭定彭城時,劉備被公孫瓚安排著換了地方屯兵,這些年在劉虞死之前,他在幫著公孫瓚對抗袁紹,而在劉虞死之後,他跟公孫瓚之間有點尷尬,但對方也沒有薄待他,給他找了一郡讓他去當郡守治理民生。
這一波“四處流浪”的經歷,雖然因為軍事原因在有些地方待不長久,但懲治惡徒,安撫民生的事情他從來沒有落下過。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他還沒有說出這句話,但陸離已經從對方的描述中看到他切實在踐行著這句話。
劉備說的輕描淡寫,可陸離也是曾為政一方的人,怎麼會不清楚這裡面的東西呢。
後世有些人稱劉備是偽君子,陸離不去辨別真偽,他只知凡事論跡不論心,如果能夠做一輩子君子的事情,那就是真君子。
哪怕立場不同,如今作為漢臣,對於劉備愛民如子、盡忠職守的優良作風,陸離那絕對是贊不絕口,而且這是真心實意的贊不絕口,比當年對劉宏還要真心的那種,畢竟劉備是真的好人,而劉宏……
客觀公正的說,只能說好的時候還挺像個人的。
在誇人這方面,陸離不是自誇,他是真的有一手的。
本就有本事再加上真心實意,劉備整個人都被陸離誇得不好意思了,面對陸離一連串的“我等楷模”、“應當號召學習”、“大漢驕傲”、“百姓所喜”……
劉備只能微紅著臉連忙道“哪裡”、“慚愧”、“不敢當”。
有的時候陸離這個穿越者會覺得古人其實沒有那麼含蓄,但此刻,作為土生土長的東漢人,劉備也覺得陸離挺不含蓄的。
一旁關羽的紅皮更加紅了一些,張飛都有點黑裡透紅了,他們倆人的狀態是相對一致的:好聽、愛聽、多聽,伯安你真的是一個很有品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