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如果陸離足夠清楚相關歷史,他可能會對這次成功的可能性畫上一個更大的問號。
正史上曹操是在朝廷處境艱難,皇帝三餐不繼,百官生活困頓,中央力量已經難以保全自身的情況下,才成功迎奉天子的。
而且那個時候曹操是諸多諸侯中相對沒有那麼強勢的一位,袁術、呂布、張繡都沒有解決,天子的大義對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助力。
而現在呢,曹操坐擁兩州之地,不說是眾多勢力中最強大的一位,也絕對是靠前的存在……
陸離盤算著目前的情況,目光卻不由向著西邊望去,那是長安所在的方向。
曹操認為對劉協而言會有所不同,陸離卻沒有那樣的自信。
多傻的人,才要跟劉姓皇帝談交情、論舊情呢。
陸離回憶著記憶中的劉協,思考著自己到達長安後要如何作為。
是的,他已經決定要去長安了。
盡管他並沒有對迎奉天子這件事情的成功抱有多大的自信,但他確實應該去看一看,去說一說,去表一表態度。
不過這些事情倒也不必急於一時,至少也得等著呂布他們回來再說。
陸離提筆將給曹操的回信寫好,然後便拿過一旁的郡務處理起來。
陸離只需要回信告訴曹操自己的想法,曹操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一邊跟袁術打著,一邊還要觀察著呂布跟其他人的磨合情況。
跟郭嘉相處不錯,曹操果斷劃掉,我也跟奉孝相處不錯。
跟戲志才相處不錯,曹操果斷劃掉,我也跟志才相處不錯。
跟陳宮一開始還可以,可隨著相處時間增長,慢慢就開始不對付起來,曹操半劃半不劃,再看看。
扒拉了一圈自己的謀士後,曹操覺得自己的心肝大寶貝們都沒有問題,實在是呂布這個人真的有點難搞。
考慮到如今袁紹與公孫瓚軍事不歇,青州暫時難以輕動,或許他可以轉換一下思路,比如說給呂布換個地方,換個比泰山郡更好的地方。
這次跟袁術之間的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呂布從曹操那裡得到暗示後,他是半點沒有要搬家的不快的,正相反,呂布對此不僅是接受良好,還頗為期待呢。
天知道泰山郡那邊因為臨近青州,再加上之前被闕宣與陶謙禍害了一波,不說破破爛爛,卻也實在沒有好到哪裡去。
再加上陸離本身是個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也有要求的人,呂布哪怕跟對方相處融洽,但有些時候也不免束手束腳。
在能夠收割的豪強都被割了一波後,呂布都能想象得到,繼續在泰山郡待下去,接下來怕就是要齊心協力搞生産了,說不準哪天自己都得被陸離拉到田裡去幹活。
泰山郡眼看著沒什麼油水可以撈了,細水長流的安穩日子固然好,卻不是呂布喜歡的。
現在能夠有新的地界,新的更好的地界,如何讓人不欣喜呢。
這也是呂布從未將泰山郡當做自己地盤的原因,而且真要說的話,泰山郡作為地盤可稱不上是什麼好地盤。
又是袁紹、又是黃巾,還有曹操,三方夾著你,想要擴張都不好擴。
相比之下豫州的地界顯然是遠勝過泰山郡的存在,呂布相當果斷的完成了“斷舍離”,並且因為有甜頭在前面吊著,好生在戰場上展現了一番自己的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