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私心公情
被叫住的陸離腳步一頓, 迎著郭嘉打趣的眼神,陸離心中的小人在對著空氣打拳。
不是興奮,不是高興, 反而帶著點莫名其妙的尷尬。
但他顯然沒有拒絕這一次挽留的想法, 有些話他們早就該說了,只是陸離不方便主動說,而本該稍微主動一點的曹操又一直不說,這才拖延到了現在。
可都拖延了這些天了,怎麼偏偏就要選擇今天呢。
眼看著那倆人是一點等等自己的意思都沒有, 陸離眼中不由流露出些許無奈。
真的不等等嗎,說不定我們說不了兩句話就鬧翻了呢。
荀彧與郭嘉離開後,陸離與曹操兩人幹脆坐回了之前陸離與荀彧喝茶的亭子中。
下人見狀要上前幫忙, 卻被曹操揮退,對方自己親自動起手來,別的不說, 至少這個態度做的絕對是足夠到位的。
人家有了態度, 陸離也沒有端著,直接就跟對方懷念起了當年洛陽初見:“那時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莫名心中一動,回頭一看便覺這人當是孟德兄, 結果果然不錯。”
想起當年,曹操也忍不住跟著懷念起來, 那個時候哪裡想得到後面會有這諸多變故呢。
又有誰能想到,昔日洛陽一景,腰間佩玉、出入隨行的陸侍中, 如今腰間空空、衣著簡樸的與自己同在兗州。
帶著這份懷念,曹操面上略顯躊躇道:“自盟軍之中一別許久, 再次見面又逢戰事,雖是重逢已久,不想今日才得以問上一句,伯安於康成先生處可無恙否?”
就像曹操說的,這聲私人化的問候來的委實有些遲,但因為有黃巾禍事能夠充當藉口,倒也說得過去。
況且那個時候,也是陸離表現出了不想談及私事的態度,才將很多話都堵住了。
現在終於說了,不比在軍中討論戰事時的暢所欲言,私下裡談及這類關懷之事,曹操面對陸離是帶著些許不自在的。
這個不自在源自多方面,其中一部分就來源於當初大家一起相約去洛陽,結果自己卻失約了。
雖然失約原因並非他有意放鴿子,而是真的半路遇兵,不得已而難去。
但這感覺就是不太對勁。
尤其是自己這邊失約了,陸離跟孫堅那邊卻是成功到達洛陽,只是晚到了一步,搭配上陸離回來後直接跟袁紹鬧翻了臉,曹操有些拿不準對方到底是怎麼看自己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的。
盡管曹操就這件事情可稱一句問心無愧,但有些事情論跡不論心啊。
陸離倒是不知道曹操還記掛著這件事情,事實上陸離都快要將這事給忘了,就算沒忘也真的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對曹操産生什麼不好的想法。
當時對於這件事,陸離是全都算到老天爺頭上去的。
此刻面對關懷,陸離也不叫孟德兄了,反而改口道:“有勞曹州牧掛念了,離隱居安全之處,厚顏以享太平,何顏言語有恙。”
就這個生疏客套勁,不知道的還以為之前那個跟曹操懷念過去的,是陸離的雙胞胎兄弟呢。
對於陸離的冷淡,曹操倒是一點都不驚訝。
幾個呼吸間,曹操迅速擺脫掉那份不自在迅速找回了狀態,要不怎麼說人家是成大事的人呢,那眼神中滿滿的真誠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假的,或許也確實不是假的:“伯安何以這般稱我,前言說此次前來兗州是要來走親訪友,莫非操已非伯安友人?”
“況且伯安在徐州之作為,豈能說是空享太平。”
不被陶謙視作正事的那些作為,在曹操看來卻是陸離初心不改的明證。
他們倆的關系,那可是一起在陸離親爹墳前喝過酒的,這在某種意義上跟升堂拜母也沒啥區別了。
陸離順著這話再次將稱呼改了回來:“孟德兄多慮了。”
這種稱呼的改變是需要對方主動的,而且是明確主動。
這就好比現代領導說:“別稱呼領導,叫我老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