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其中緣由
在田間進行了灰頭土臉卻也頗為愉快的交談後, 陸離到底還是個體麵人,兩人收拾了收拾,帶著曲轅犁與牛一同往回走。
路上遇到鄭玄的弟子, 他們看到陸離身邊又出現了新面孔, 也不感到意外,有幾個還是之前幫郭嘉指路的呢。
慕名前來拜訪陸離的人一直都是不少的,而且陸離在他們看來也確實是個擅長交際的人。
整個大漢,估計也就只有陸離自己一個人,堅信他陸伯安是個內向的人了。
將郭嘉帶入屋中, 陸離遞給對方一塊手帕以作整理之用,然後自己去洗了把臉。
帶著灰塵時已經足夠好看,現在去掉勞作的汗水與灰塵, 那張美人面幹幹淨淨的出現在自己面前,郭嘉欣賞的注視著。
好看的人為什麼要不看呢,又為什麼要否認他的好看呢?
長得好看是有優勢在的, 但有優勢就有劣勢。
一位美人得登高位, 可能有幾分臉的原因在裡面,也可能沒有,但不管有沒有都免不了被人揹後蛐蛐。
而如果是換成一位醜人,他的攀登過程八成數倍難於前者, 卻只要讓人看到就不免立刻信服對方是有本事的。
無他,這人都醜成這樣了還能被重用, 沒點本事誰都不信。
這個世界上的利弊轉換就是如此有趣,但如果有的選,更多人估計是都想要選擇前者的。
前來拜訪陸離的人有不少, 有的是仰慕曾經陸侍中的美名,有的是來結交名士、擴充關系網, 有的是來探討學問,還有的是來邀請對方去自己家族所在地定居的……
但是在一眾人裡面,郭嘉不僅憑藉著自己未來的歷史成就讓人高看一眼,僅憑藉著來到這裡的原因那也是與眾不同的煙火。
郭嘉略微整理後對陸離說:“實不相瞞,來尋伯安兄之前,嘉正在袁州牧帳下,離前聞說伯安兄之事,心念一動,特意前來拜會。”
呦,本初兄,想不到你還有這樣一個牽橋搭線的作用呢。
從袁紹那裡離開然後去投奔曹操,這種經歷在曹操帳下算不得什麼稀奇事。
哪怕陸離不是專門研究這段歷史的,都知道兩個,比如說自己的表弟荀彧,比如說眼前的郭嘉。
袁本初啊袁本初,對於大家都不看好你這件事情,你難道就沒什麼想說的嗎?
袁本初沒能聽到這個提問,聽到了也只會看看自己帳下一眾文武,反問一句:你在這跟誰大家呢。
一般來說聽到郭嘉這話,總不免要問問你到底在袁紹那裡聽到了關於我的什麼事情,尤其是陸離這種跟袁紹有矛盾的存在,那就更是忍不住要問了。
可陸離說的卻頗為體面:“不曾想竟有此緣分,倒真是該一謝袁州牧才是,不然豈不是要與奉孝錯過。”
他本該在說到袁紹時流露出些許怨懟,才更符合世人眼中兩人之間的關系,可這種情緒表演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那麼多,距離他們分別已經一年了,你就算走不出怨懟,總也該做好情緒管理了。
從本心上講,陸離其實是不想要跟別人談論袁本初的,雖然看起來好像是對方有負誓言,對不起自己,但如果真的站在上帝視角看,他們兩個還真的說不好到底誰更對不起誰。
對方未曾應諾固然可惱,可早就知道對方不可能應諾還是利用對方完成轉型的自己,難道就不虛偽嗎。
非要搞什麼對不對得起那一套,就跟探究大漢皇帝與舅舅之間到底有沒有親情一樣可笑。
郭嘉顯然也察覺到了陸離對待袁紹的真正態度,這份態度並沒有世人甚至包括袁紹自己想象的那麼決絕。
實話實說,這在他的預料之內。
郭嘉向來深諳人性,真正仇恨一個人,不會是什麼“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這未免仇恨的太體面了些,也一點都不符合陸離當初在樂安郡時的做派。
陸離對袁紹的仇恨沒有那麼真切,同樣映襯出來的是他對大漢、對先帝的態度,也未必真的全如世人所想。
洛陽的一場大火燒掉了陸侍中的心氣?
不,也許是燒掉了對方身上的鎖鏈呢。
如今的隱居,到底是心灰意冷下的拒絕仕途,還是暫避鋒芒下的籌劃再起……
郭嘉沒有繼續跟陸離談論關乎袁紹的話題,轉而說起了自己路上的見聞。越是與陸離交流,郭嘉越是覺得對方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