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死神如風
迅速佔領青州似乎給了黃巾軍一種說不出的錯覺, 讓他們以為自己的戰鬥力比之以往有了飛躍般的提高。
而既然有了這個認知,僅僅一個青州如何夠呢?
黃巾的擴張目標迅速鎖定渤海,欲與黑山軍會合, 然後就被公孫瓚給教做人了。
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那叫一個此起彼伏, 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大軍,然而實際戰果……
只能說為不少東漢將領們,友情贊助了許多軍功。
屬於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戰績負二五。
他們的聚眾能力是真的出眾,戰鬥能力也是真的不行, 可是在近乎屢戰屢敗,幾次大敗的情況,他們卻又總是還能聚眾捲土重來。
這裡面存在的問題, 是整個大漢都應該反思的。
可惜現在沒人有心思反思這個問題,許多人有自己的思考,關乎天下, 關乎天下人, 卻並不關乎天下具體的每個人。
陸離不由想到自己去見那位瘋啞巴,見到了卻又沒有出現在人家面前,充滿了偷偷摸摸的感覺。
揮開那些能夠身邊的事情,陸離看向瞭如今的天下, 又或者說如今的青州黃巾軍。
青州臨海,如今北上冀州失敗, 南下也已經被徐州擋過一波,再有動作,怕就是要西進了, 而青州的西邊是兗州,曹操此時正為兗州東郡太守。
曹操、兗州、黃巾, 這三個詞一旦被聯絡到一起,哪怕陸離這個某種意義上的歷史小白,也不會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嘖,待到青州黃巾軍再有動作,自己這悠閑日子怕也就要面臨結束了。
很多人減肥前喜歡報複性飲食,美其名曰吃飽了才有力氣減。
但陸離沒準備在可能會到來的忙碌前報複性悠閑,他就是很正常的繼續著自己的節奏,好像真的準備將這種生活持續到地老天荒一般。
在跟著鄭玄學習了一段時間後,雖然不至於將陸離前世今生持續了幾十年的學習方法徹底改變,卻也吸納了一些屬於這個時代學習方面的思考模式。
鄭玄的許多弟子學著學著就離開了,不是死了,而是離開了鄭玄這裡,這屬於這個時代的拜師常態,有名大儒可能弟子上千,但是會常年在身邊學習的也就幾百,被親自細致傳授的親傳弟子也就幾十。
不少人學習過程中都是遍訪名儒,轉益多師,遊學四方,鄭玄本人就是如此,或許會在某位老師那裡專門留下學習幾年,但是不會像現代那樣老老實實坐在學堂裡面,階段性的一年一年往上讀。
尤其是鄭玄這樣的私人性學堂,更不可能這樣,畢竟這裡本身也沒法提供那樣的條件。
鄭玄對這種事情視若平常,陸離見慣了離別後也不覺得有什麼。
畢竟他們只是走了,又不是死了。
非要說的話,最多不過是感嘆一下世事無常,想一下這一次別離之後,可能就永遠都見不到了。
不是詛咒他們死了,而是古代交通就這個條件,還真的不是說你想要見誰就能見誰的。
哪怕是你想要通訊,派的人要是能力不行或運氣不好,八成會死在路上。
之前陸離一直跟荀氏保持了聯系,但自從他們搬到冀州之後,他們之間的聯系就斷了。
陸離這邊沒有合適的送信人,那邊也沒有送信來的意思。
荀氏的荀爽伯父在長安擔任司空一職,當初對方被徵辟前往洛陽時,正好是陸離辭職離開洛陽後,兩人就這樣前後腳錯開了。
而就在剛剛,陸離從陶謙那裡聽說了對方去世的訊息,這種親戚見都沒見過就死了的情況,陸離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別說自己的親戚,別人的親戚他都送走了不知道多少。
事實上陸離至今仍未去投曹操,有一部分原因是對方現在是真的缺少點資本,不是不能陪你創業,而是不能過於倒貼。
何況在沒有一個能夠說服人的實力的情況下,我莫名其妙看好你去投奔,這任誰看不覺得腦袋上頂問號。
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關乎親友的死亡問題了。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曹操頗有惡名的在徐州搞屠城,就跟他父親的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