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離這個先帝愛臣雖然得到眾人矚目,可實際上他是有點兩不沾邊的尷尬在身上的。
他屬於朝臣中的一員,按理來說應該是站在朝臣那邊跟新君較量的存在。
可偏偏因為先帝的優待,他又被朝臣們心照不宣的劃出去了。
而新君這邊,宦官外戚已經站好了地方,正在角力之中,陸離跟雙方沒有一個對付的。
反正如果現在朝中劃分陣營的話,朝臣們一幫,陛下與外戚宦官勉強能湊合成一幫,而陸離自己一幫。
這個處境看起來委實稱不上好,但給先帝定下諡號之後,朝中主要的權力爭鬥是發生在宦官與外戚之間的,所以陸離倒還算有了安全地帶。
至於等兩方爭完了,在正史中,那就到了董卓入京的時候了。
而在這個世界,到那個時候,一切到底如何還尚未可知呢。
眾臣可不知道這些東西,他們只看到自陛下死後,陸侍中整個人雖然依舊美麗,但總是帶著點恍惚感。
就拿今天的爭辯來說,對方以前什麼時候認過輸,什麼時候退過步。
而坐在上面的那個人,又什麼時候不曾站在過陸離這一邊拉偏架。
他們陛下……先帝,那可是哪怕自己已經對設定州牧的事情投了贊同票,面對堅定反對的陸離都要說句“伯安說得對啊”的拉架達人。
很可悲的一點在於,一朝天子一朝臣,陸離雖然年輕,卻已是前朝舊人。
哪怕現在好像也沒有誰刻意欺負陸伯安,但看著對方孤零零一個人站在那裡,就莫名讓人覺得世事無常、心酸不已。
很多人看到這種原本高高在上的天之驕子一朝跌入泥中,心中好似有些東西被戳中,會生出些許快意,但也有人見此心中莫名悲慼,會心頭湧起一股前去安撫、出手幫忙的慾望。
這兩種情況通俗點解釋的話,前者你可以理解為人們對於美好被撕碎的那種悲劇美的欣賞,對風光無限之人嫉妒萬分,見到對方頹然的得意。
至於後者,則是面對美人陷入泥潭後,一種不自覺生出的救風塵情懷。
英雄末路,美人遲暮,人好像總是容易被那些與自己無關的悲情所打動,那些悲情看起來如此轟轟烈烈、陰差陽錯、命運使然,讓人不由耿耿於懷、難以忘卻。
所以說中國人對於美強慘的那種熱愛,真的從古至今未曾變過。
新君繼位之後,少不了權力鬥爭,也缺不了權力變動,從龍之功的獲得者要向上走,站錯陣營的人則是要被清算。
至於陸離這個既不屬於前者,又非後者的存在,現在就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情況。
侍中之位依舊是他的,劉宏漲上去的待遇可能因為“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又或者現在沒空關注這些事情,反正是沒有下降的。
但是以前除休沐日外,幾乎日日隨侍陛下身側的陸離,現在整天就是一個在侍中寺喝茶水的退休情況。
原本喝茶水的人都有活幹了,他這個原本每天有活幹的人來喝茶水,誰看了不說一聲命運無常呢。
被放置的陸離在所有人看來絕對是頹唐到不行的,哪怕對方看起來依舊美麗的仙氣飄飄、行事風度翩翩,大家卻也都覺得他這是在強裝堅強,努力體面而已。
實際上說不定一回到府裡面,就立刻淚流滿面的懷念先帝在時的情況。
畢竟這個落差實在是大啊,從透過皇帝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對國家所有事情擁有參與權,到現在無人問津喝茶水。
政治生物不會覺得這是“無案牘之勞形”的幸福躺平生活,他們只會認為這是在權力場中被剝奪了權力後的落魄不堪。
想當初,先帝死訊還未傳出之時,對方可是敢在宮門前說拔劍就拔劍,禁軍都要聽從他的指揮,說讓找三公就去找三公,被找的三公一聽是陸離要找還真的都來了。
雖然事實證明當初對方的判斷真的沒錯,但就算當時他判斷錯了,先帝其實還好好的當著陛下呢。就按照先帝對他的信重程度,都能輕輕地將這件事情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