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沙疾,劍冢人與器。
說的就是這西北之地,除了風和沙,最大的特色,便是這劍冢與劍冢人,這裡戈壁地形,與人一種淒涼且肅殺之感。
經此地往中原行,是越走越繁華,如果再往西,則大山林立,扼守這西北要塞,所以這劍冢也就成了許多過往商旅不多的歇腳處。
說起這劍冢,與其他宗門頗有不同,不說這毫無靈氣的戈壁灘,就說這宗門,也是與其他宗門大相徑庭。
大陸宗門,主殿多建於山巔,而劍冢,則是將主殿建在了窪地。
說是窪地,其實比起窪地,規則了許多,如果從空中往下看,劍冢則像一個被埋在地下,規則的大碗,而主殿,就在這碗底。
世間大多宗門,都是沿著臺階而上,劍冢則相反,沿著臺階向下,用劍冢弟子的話來說,“來時低處走,去時高處行”。
從這階梯也可看出,暗涵這劍冢的道統要義。
沿著臺階向下,每隔十來個階層,就會有一小段路面,路面自圓形展開,再繞一圈回到此地。
若從此處朝劍冢主殿看,絕對是一個絕佳的觀景平臺。
在這一圈觀景平臺後面,便是各種大小不一的巖洞,一床,一桌,一椅,沒有奢華之物點綴其間,看上去簡單之極。
許是這裡之人,將重要之物,都帶出了這裡,抑或這裡本就只有這些。
當然,劍冢之人,不應該沒有劍,劍在,人在。
巖洞裡無劍,那麼這劍,便隨主人去了他處。
繼續向下。
若你初來乍到,定會非常奇怪,這裡是西北風沙之地,為何這階面與路面,卻異常乾淨整潔。
倒的確奇怪,只需住上一段時間,你就會明白,這裡的掃地,也是一種修行,對劍法,對身心的一次修行,正因為這裡是風沙之地,所以才有了這磨礪的條件。
臺階的盡頭,則同樣矗立著一面告示牆,想必是太久沒有使用,又或是這裡的歲月,更易催人老,那告示牆,已是有了許多歲月的痕跡,不過上面書寫的文字,則與這告示牆形成了鮮明對比,像是新寫成,還有墨跡未乾,在這風沙之地,如果不是新寫,想必很難做到如此。
就在此刻,這裡聚集了劍冢大部分弟子,比起其他膚若凝脂的宗門弟子,這些弟子臉上,看上去則多了許多風霜,身材也較為瘦弱,不過看上去,卻精神奕奕,兩眼放光。
想必正因此地艱辛,便對這世間,也多了一份難得的熱情,只因不易得到,故而珍惜。
這時一小個子少年,著劍冢弟子服飾,看上去興奮異常,許是剛到此地,不大適應此地環境,臉頰兩側通紅,激動道:“五師哥,你們可真是我們劍冢的驕傲。”
這位被喚作五師哥的,便是“電劍”宋大志。
宋大志很享受這種被眾師弟仰視的目光,他這麼刻苦的練劍,不就是為了滿足這種虛榮心?
聞此,已是將頭昂了起來,想必唯有如此,他那顆不怎麼好看的大痣,才不至於被別人看見。
宋大志道:“小師弟,只要像師哥們一樣刻苦努力,你也可以的。這齊雲新人榜算什麼,還不是想上就上。”
小師弟狠狠的點了點頭,似是極度贊同他的說法,這讓宋大志頗為受用。
小師弟道:“這齊雲新人榜第三是大師兄,第十二是三師兄,第十七,則是四師兄,如果以宗門劃分的話,我們劍冢,則是上榜最多的,所謂天道酬勤,果真不假。”
轉而繼續在這齊雲榜上,搜尋著什麼東西,有些失望,轉頭向宋大志,接著道:“五師兄,你是不願上這齊雲新人榜嗎?”
宋大志聽到這,猛地看向告示牆,眼仁上下翻動,嘟噥道:“不可能啊,這崔凱都上了榜,沒理由........沒我啊。”
小師弟見五師兄沒有回答,繼續道:“我知道了,五師兄定是那淡泊名利之人,不屑於此,對吧。”
宋大志被這“善解人意”的小師弟化解了尷尬,訕訕道:“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沒必要將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看的如此之重。”
小師弟聞此,心底一震,眼冒星星,佩服的五體投地,道:“真是可惜,要是二師兄不遭劫難,而五師兄你,又不那麼淡泊名利的話,我們劍冢五劍客,說不得經此事後,便能名動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