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卻住在不同的世界裡。
離開醫院之後,我的臥室從二層最明亮的房間搬到了地下室,再多的燈光也掩蓋不了這裡沒有陽光的事實。我曾經發瘋一般地在白天沖出房間,然後像被陽光燙傷一樣飛快地逃回屬於我的地方。
父母開始依靠不斷搬家隱藏我的秘密,我知道他們是好意,但是這也就成為了我和傑伊不睦的開始。我們都失去了自己的朋友,被迫中斷和外界的聯系。但是不同的是:我是因為自己的緣故,而他是因為我。同時我也變成了自己家裡的危險分子,傑伊和他的長毛狗從此都離我遠遠的,我弟弟看到我的時候只會瑟瑟發抖地縮在牆角驚恐地盯著我的眼睛。很長時間裡我們都沒法辦進行任何交流,後來長大些他才告訴我,我有時突然會用一種“很可怕的”眼神一動不動地盯著他看,盡管我對此一無所知。
後來,也就漸漸習慣了。幾次搬家之後,我終於學會悄悄把過去都一絲不漏地隱藏起來,盡管每一天都是小心翼翼,我終於可以得到點微不足道的安寧。也是因為被吸血鬼襲擊,我十一歲那年沒有收到貓頭鷹帶來的信,爸爸先是嘗試了幾所小的私立學校,都沒有回應,最後才給霍格沃茨寄去了信。本來已經不抱希望了,但是鄧不利多校長竟然回了信。我十二歲才入學。我無比珍惜這個機會,霍格沃茨對我來說是個全新的開始。
=================
也許,當時如果我有選擇,我寧可當場就死去,但是命運沒有給我選擇的機會。我僥幸活下來,就必須好好活下去。我曾以為我無法接受這種命運,但我還是接受了,後來我才明白:很多事情之前覺得難以想象,但一旦它來臨了,你也只能原封不動地接受。活著,就需要對生命心存感激。
所以,盡管沒有絲毫溫暖的感覺,我仍舊選擇站在陽光下,固執地抵抗著自內心深處的寒冷和面板上輕微的刺痛。可即使這樣,每當我抬起頭看向太陽,還是會覺得它離我那麼遙遠。
☆、番外2:惡魔之眼
如果你有足夠漫長的一生,很難沒有點驚心動魄的故事。
維爾莉特·普林斯的童年十分不幸。從有記憶起就住在倫敦的一家教會福利院。和許多被拋棄的孩子一樣,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不過這也沒有什麼關系,在維爾莉特的眼中,自從他們決定拋棄她的那一刻起,她就和自己的親生父母沒有任何關系,所以也並不懷念自己的父母,而且也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盼望能有人來領養她。所以一直都沒有人領養這個有點性格孤僻驕傲的女孩子。
可是小維爾莉特還是有自己的理想的,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快點長大,然後離開這個無聊沉悶地方,不必再把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學習拉丁文和禱告上。可以這麼說,盡管在教會辦的福利院長大,她仍然是一個很不虔誠的基督徒,而且拉丁文也很蹩腳。
也是在福利院的時候,維爾莉特第一次聽說了吸血鬼這種東西。相傳教堂地下室裡就藏著一隻死掉的,而且死相非常慘烈。記得當時教拉丁文的那個牧師指著地下室緊鎖的門告訴他們,吸血鬼是屠殺手足受到神的詛咒的該隱,要接受永世的懲罰。課堂上講的東西已經不記得了,只是那段時間住在福利院的孩子們中間興起了各種各樣關於吸血鬼和教堂的恐怖故事。當然,維爾莉特是從不屑於聽這些的,因為她趁著牧師不注意自己溜到地下室趴在門縫上看了一眼,但是裡面太暗了,看不到任何東西。
維爾莉特本以為自己會在福利院一直待到成年才能離開,但是事情在她十五歲那年有了轉機。
那是倫敦慣常的一個陰雨天,一對奇怪夫妻敲響了福利院的門,要求領養一個最大的孩子。之所以奇怪說,是因為來□□的父母普遍希望孩子的年齡小,甚至越小越好。要求領養年齡最大的孩子還是頭一次,當時福利院裡年紀最大的就是維爾莉特了,理所應當地,她跟著這對夫妻離開了福利院。
你猜的沒錯,這對奇怪的夫妻就是維爾莉特的養父母,一對吸血鬼。他們的初衷到底是找一份甜點還是找一個女兒已經不得而知了,反正最後的結局是維爾莉特成為了這個家族的一員——以吸血鬼的身份。
告別了不幸的童年,維爾莉特接下來的生活可以說是奢靡而且血腥,為所欲為甚至放蕩不羈。因為她的家庭屬於他們世界中的最強盛的家族之一。也是在這段時間裡養成了她性格中的最為狂放傲慢的一部分,以及吸血鬼們利己主義的價值觀。
這樣的靡麗頹廢的生活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她迎來了人生中第二次重大的變故。先是家族分裂,然後是王朝更替,上層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金字塔頂層跌落的滋味非常不好受,她眼見著家族成員互相廝殺,原本親密的族人為了爭奪利益而反目成仇,突然明白在吸血鬼的世界裡從來沒有所謂的“感情”存在 。她跟隨養父母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在穿越阿爾巴尼亞的原始森林時,養父被曾經的兄弟殺死,她同時也和養母走散,不得已選擇投靠巫師。
她就這樣秉持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進入霍格沃茨。也是在這個地方,她遇到了一隻相當有趣的同類——戴納·芬奇。這個奇怪的家夥奉行著和她截然相反的理念,非常迷戀人的生活方式,拼盡全力靠近人的生活。就像是一匹狼,混在狗群裡,還吐著舌頭拼命假裝自己是可愛無公害的哈士奇1。這個另類的家夥一度令維爾莉特非常好奇甚至有點著迷,雖然只是一時間的興趣,但是發現這個家夥喜歡一個普通女孩而對她不理不睬還是令維爾莉特惱怒不已。接下來就是整個五年級的故事。
在巫師學校呆了三年之後,維爾莉特發現自己竟然漸漸喜歡了這種單純的校園生活。一些已經被她淡忘許久的東西也漸漸回憶起來,比如……愛情。不是法術造成的迷戀,不是利益帶來的依賴,也不是過去經歷過無數次的那種閃電般的激情和遊戲般的戀愛,而是一種簡單卻固執的情感,來自一個人類的男孩——奈斯特·亨特。
比起戴納,維爾莉特有著更多的顧慮。戴納幾乎遊離在吸血鬼世界之外,但是她卻浸透在這個世界裡,她僅存的家人都是吸血鬼。兩個相互排斥的世界不可能縫合在一起。她要斬斷的則是和自己熟悉世界的聯系,還要忍受來自同類的嘲諷和不解。這種犧牲巨大的愛情,她從未想過,也無力承擔。
她輕蔑地嘲笑戴納和克梅麗爾的愛情,懷著一種悲憫的情結準備看這種結合所帶來的悲劇,卻從未想到過自己竟陷入相同的漩渦當中。她想要置之不理,卻發現怎麼也擺脫不掉這個執著的追求者。日積月累中,她覺得擺脫奈斯特幾乎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然而當她得知奈斯特隻身前往那片危險的森林時候,她竟然發瘋一般地沖到了阿爾巴尼亞,和無數喪心病狂的吸血鬼廝殺在一起。此刻她才明白早已在自己心中潛滋暗長的情愫:不是擺脫奈斯特成為了習慣,恰恰相反,奈斯特在身旁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番外3:平安夜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戴納·芬奇那樣的好運。艾達家展現出的才是絕大部分遭受吸血鬼襲擊之後的家庭應有的樣子。
艾達的母親是個女巫,父親是個開明的麻瓜,除艾達外,他們還育有一子,只比艾達大兩歲。襲擊發生在她七歲半的時候,不幸成為吸血鬼的艾達同樣與魔法部簽訂了協議,按月領取魔藥和血。打擊雖大,但這個家庭還是接受了現實,並且盡全力幫小女兒度過轉變最初最艱難的兩年時光。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就是結束的時候,悲劇才剛剛拉開序幕。艾達十歲才告別了聖芒戈的封閉病區回到家裡,但對於這個年紀的小女孩而言,約束自己仍舊太過困難。她父親在家做飯的時候割傷了手指,在血腥味的刺激下,艾達失去了控制。他捧著流血的手將自己反鎖在浴室之內,而這並不能阻擋他發狂的小女兒。
“艾達……艾達……沒關系……不要哭……”嚴重的失血讓他再也說不出連續的句子,但直到他的心跳停止,他都在重複這一句話。
也許是父親的聲音喚醒了她的理智,又也許是殺戮讓魔鬼的一面暫時獲得了滿足。艾達恢複意識的時候就看到父親倒在血泊裡,而自己在滿手鮮血的同時淚流滿面。
她的巫師母親和兄長回到家裡的時候,只看到一片狼藉的浴室:門框崩裂,花灑斷掉,鏡子和牆壁上濺著血,浴缸和水池裡殘存著沒有被沖盡的猩紅色,和抱著父親的遺體大哭不止的艾達。
可淚水無濟於事。父親是個麻瓜,根據協議內容,她甚至不需要為她父親的死負責。母親和兄長都無法原諒她,她更加無法原諒自己。艾達從此離開了家,在魔法部提供的特殊託管所長大。
她覺得自己是威脅,是怪物,是兇手,所以迫使自己遠離一切可能被她傷害的東西。唯一遠遠地仰慕過的人是克萊德·多米尼克,不止因為他也是個吸血鬼,也因為他正是她喜歡的那種男孩。但可惜,克萊德只喜歡那些和他同樣光華燦爛的事物,而且,這個光華燦爛的男孩最後也成為了自己立場的犧牲品。
維爾利特沒有對艾達隱瞞她做出的選擇,艾達尊重、接受並也選擇遠離了她。總有些事,可以理解,但無法原諒,就像她父親的死一樣。
同樣是成長在人類世界的吸血鬼,她的人生可以說是幸福的反義詞。當她知道戴納·芬奇在轉變多年以後仍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時幾乎感到不可思議,但更令她震驚的是,這個男孩甚至還娶了一個人類女孩。無盡的酸楚和羨慕在她心底漫延,她曾經百分之百地確定變成吸血鬼就註定再也無法擁有這些,但最後卻發現,其實還是有人能在這種絕境之中獲得幸福,只可惜那個人不是她。
在外漂泊很多年之後,她終於忍不住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平安夜敲開了家門。
開啟門的是她的兄長。他愣了一下,怒氣湧上,幾乎想要當著她的面關上門,但另一個人及時拉住了他的手腕——她的母親沖了過來,擁抱了她。
☆、番外4:死亡之吻
令人目眩神迷的霓虹在黑暗中閃爍,重金屬音樂咆哮著轟擊人的耳膜,空氣中充斥著叛逆和頹廢的氣息。年輕人都喜歡在這裡奢侈地揮霍青春,徹夜地跳舞、狂歡、暢飲……夜店只有在夜間才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所以這也是他最喜歡來的地方。
簡一個人坐在吧臺前一杯一杯地灌酒,大滴的淚水的暈花了她的濃妝,逐漸暴露了眼線和眼影下原本清秀的面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