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說朱槙來了,東宮裡的人也是匆匆走出,在文華殿外跪迎。
朱槙走上臺階時,就聽到傳來一個疏朗的聲音:“叔叔大駕光臨,應當我來迎接才是,怎能勞煩叔叔來找我。”
這聲音說罷,從文華殿中走出一人。來人束銀冠,穿緋紅色太子朝服,長相清朗,唇帶笑意,眉眼間卻有種深藏不露的凜冽。
朱槙道:“太子勤勉,這是天下百姓之福。”
說著他走上了臺階。
朱槙是行軍打仗出身,即便朱詢也生得高大,但和朱槙比還差了一些。當這個叔叔走上來時,他能感覺到這叔叔渾身都散發著一種隱隱的壓迫,那是戰場的凝練,是肅殺的內斂。
一個人一旦有了威名,他其實並不需要做什麼讓人覺得可怖的時候。他只需站在那裡,即便是和氣的微笑,人人都自然會敬畏他。
朱詢也感受到了這種壓迫,但他畢竟也不是普通人,否則這皇宮中奪嫡慘烈,為何獨他能勝出。他仍然微笑,看到自己的叔叔跨入了文華殿內,隨後也跟了進去。
文華殿是他辦公之處,現皇上病重,他如今監國。很多內閣的摺子呈到這處給他批閱,故長案上放了許多摺子。按說這些都是呈給皇上的奏摺,若沒皇上的旨意,旁人自然是不可以看的。
但是朱槙卻坐了下來,拿起了一本奏摺開啟。
“侄兒處理朝事可是辛苦?”他問。
“叔叔這是哪裡話,正如叔叔所說,為天下黎民做事,怎會辛苦呢。”朱詢走過去道。
朱槙就笑了一聲:“朱詢,還年輕,凡事要懂得掂量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朱詢道:“這話便是我不明白的,叔叔所謂,什麼是能做與不能做呢?”
“那怕是要我做點什麼,侄兒才能明白吧。”朱槙笑道,眼神卻陡然淩厲起來,“但若我做了,你恐怕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
沒有人不對靖王的手段印象深刻。
朱詢聽到這裡不再說話了。
朱槙見他不說話,就扔了奏摺說:“定國公府的這場鬧劇該結束了,想必侄兒也明白我說的是什麼。”他看向朱詢,語氣冰寒,“明白了嗎?”
朱詢才又笑了起來。既然靖王已經插手,那這事就容不得他做下去了。靖王的兇悍之名,他並不想嘗試。
他說:“原叔叔是為定國公世子一事來的,若是叔叔早說,便沒有這番說頭了。既然是叔叔出面,那我自然是賣這個面子的。”說罷喊了‘來人’,“拿紙筆來,我親自擬定定國公世子的封位。”
朱槙才看了他一眼,英俊的臉上反而不再有什麼笑意了,只是站起來,帶了人離開,他還要再去探望太後。
朱詢看著朱槙走遠,眼睛才漸漸變得凝冷。如獸群中年輕力壯的狼,妄圖挑戰成年頭狼。
天下至主,到最後只會有一個。靖王不會甘心被他削藩。而就算他繼承了皇位,有這樣一個人在,他也會寢食難安。
這時候門外跨進來一個人,卻正是傅庭。向朱詢拱手:“殿下。”
朱詢嗯了聲算聽到了,問他:“你近日和裴子清交好,是否看出他有什麼異動?”
靖王手底下有很多人,但最堪大用的無非就是那幾個,而裴子清是靖王暗中最利的刃。
傅庭想了片刻,告訴朱詢:“他近日沒有什麼異動,除了看上一個女子。”
“女子?”朱詢皺眉,對傅庭這個說法感覺不甚滿意。
傅庭又過了片刻,才能精準定義:“酷似丹陽。”
這句話是什麼含義,只能留給朱詢自己體會。裴子清不會把真正的意圖流露給傅庭看,正如朱詢也不需要他說太多話。
丹陽……
姑姑。
朱詢出神片刻,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東西,隨即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這世上,姑姑已經死了。其餘像她的人,也只會是東施效顰罷了,只有她才是她,別人像她只是對她的褻瀆。
裴子清怕也是瘋了吧。
他並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