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道乾山場。
那拖延日久的《比藝大試》即將拉開帷幕,敬請期待!
課餘,清講院,莫等閒涼亭,一大班子弟依然言來語去。
“後天便是小考了,如何?”
“什麼如何?”
“如何應對?”
“我想問問,你們複習如何了!”
“常言道,小考小鬧,大考大鬧,不考不鬧唄!”
“喲呵。”
所謂小考,可算是山場大試的開胃菜,往後才見真章。
這小考主要是考察各宗門後生子弟的基礎學習訓練知識,好好的測試一回所有功課,並根據結果及他們自身的資質天份,再分出個優、良、次、備四等門生,往後因人施教,更上一層樓。
“這小考可不同於普考啊!”
“內容怎麼個說法呢!”
“普考大概,小考細緻!”
還有不是很懂的弟子追問詳情道,“請問那小考都有些什麼科目?”
那知情的子弟秩然答道,“一為道法,二為藝法,三為術法,分別對應著九道,七藝,闢陰!”
然而,裴元獻聽完,還有其他意見道,“周兄臺這樣說法,可還不夠細緻呢,要我看小考啊,那真真是小到支脈經絡了!”
側旁的裴元曇也附和道,“總之是考到細枝末葉了!”
關於九道?
眾人皆知為劍、法、靈、異、器、拳、禮、藥、巫。
然而何為七藝?
那不知者不知,惟知之者答曰:
文藝、品藝、德藝、武藝、射藝、御藝、隱藝。
至於闢陰邪)之法,向來作為大基礎,小綱領,眾皆知之。
眼下在場的人中,無論身份地位貴賤及宗門何派,具體有師無芳、曇獻兄弟、祝燾、玄真、鳳山綾羅錦繡吉五女、釋不機、吳曉生、鄭隱,還有戒律院的課代表申謝二人,以及其餘一些名家仙府子弟,好一番深入的討論。
他們將涼亭圍得似鐵桶一般水洩不通,最後才將話題轉移到了小考後的分組問題上,實乃關鍵性論點。
原山場代理宗主玄德,他曾想以後進子弟的主業修道院為小組劃分標準,但此屆‘星選盛會’卻在兮歡的大力倡導下,以及其他院師的附議中,採取新的統一抓鬮混合式方法,從眾多子弟中隨機抽選,分為各組各隊,最後以大小團繼續參賽。
所以經過一輪輪公正的甄別帥選,各團成員,名單落定。
分選完畢,天派正道新的星選一屆招生大典,第一環節正式開始。
那星會小考終於鳴鑼開場了。
“茲爾玄正,天道好還,以致後進英才輩出,為匡大業而除妖邪,奠永基而誅萬魔。然生死有命,仙籙惟在上,取名有先後,諸多賢能術法士……前仆後繼,矢志忘身,弘揚正道,誅滅邪道,宮葆群嶽,細水長流……今焚香禱告天地,敕為天派正道新晉子弟,既入我門,必遵我令,今吉時已到,開——小——考!”
那兮歡聲停口住,將手上燃香插入青銅火鼎,拜畢天地。
道乾山場內的訓教場,其中心的大誅仙台下,古木案几遍佈,底下後生子弟星羅棋佈,落座有序的正襟危坐,手提硃筆沙沙的抄抄寫寫,儼然一派清修正氣,浩然天地。
收卷。
最後綜合子弟得分,再由九大院師親自點評,經手過問,論定等次。
當日午後。
那成績初步論定後,院師們根據考生弟子小考分數的高低,擬定那優、良、次、備四等者,暫時如下劃分:
一等優生,祝燾、裴元曇、師無芳、釋不機……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