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是為了殺鬼子方便。現在,這些是他的戰利品,這可不能不要,村裡人非常需要,以後他與日本人交手也離不開。這是武器,去哪掏騰啊!需要時可就難找了。
槍聲再次響起,無疑是加快了吳凡宇要前去一查究竟的決心。
現在不同了,他已經解決掉眼前的危險,身心一片輕鬆,完全可以有時間去了解下為什麼那裡有槍聲。
想去打探,也不是件容易事。老話說,望山跑死馬,這不僅是俗語,也是定律。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不僅翻山越嶺,還有跨溝壑,穿密林的難度。
這的密林非同一般,都帶有原始色彩,人跡罕至的原因便是這裡行走很困難。在行走過程中,還不包括野獸襲擊等等,光是草啊,樹啊,泥淖什麼的就讓人吃不消。
對於各種野獸,最可怕的,就是那種不聲不響悄悄而至的毒蛇。它來時,一點前前兆沒有。悄無聲息地潛移過來後,可能你還沒覺察時,便咬你一口。等到你發現自己被咬了,這蛇可能已經走了,嗞留一下,跑沒影了,或者與你對峙,還想再把人吞下。
如果蛇有毒,那就更慘。被咬中的地方會感染,腫痛不必說,興許用不了多大一會,連走路都困難,還有可能很快會中毒身亡。
總之諸多可能性都有。在這裡,蛇是最不好對方的一種兇獸。
蛇體型不是很大,但你還能看的到,感覺的到。更讓人無奈不的,是那些偷偷襲擊人類的蚊蟲。它們在連影子都不讓你看到的情況下,便給人下了毒,不是後脖勁,就是在身上某個重要部位叮上一下。僅這一下,人便有可能中毒。
剛開始只覺的疼,也是轉瞬即失。很多人都不把它當回事。可時間一長,問題大了,被咬的地方不僅發癢,而且還疼痛,大有越演越烈趨勢。用不了多久,這種疼越來越重,由瘙癢到紅腫,後來便引發出種種症狀。漸漸的,人身上開始出現各種不適。隨著流毒擴散,神經中毒等等,漸漸的會成為不治之症,最後要了人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等等這些,都是原始森林裡最可怕的事情。因此說,在這裡翻一道山,決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如果有那麼容易,野田的小隊早就找到吳凡宇了。
他們一到,原田便不會死,他的這支隊伍也不會亡,危險的便是吳凡宇。因此說,好事可能變成壞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辯證法的關係大概如此吧!
吳凡宇從沒想過什麼辯證不辯證,他只想過去看看,如果不是日本兵在殺人,那就做一個旁觀者,看看日本人在幹啥。
這種思想多可怕。但也難怪,他一個人幹掉了日本人一支隊伍,,這叫藝高人膽大。即使再多一些日本兵,他怕嗎!
由此便想到吳凡宇一個人敢於阻擋日本人車隊的事。甭管擋住沒擋住,他敢去擋了,而且還拼了。憑這一點,誰敢說的膽小呢!
種種特長吳凡宇全都佔了。這也難怪,他畢竟是有著兩個時代的靈魂,說是見多識廣也不過份,所以他才敢這麼做。
吳凡宇本來是要去江邊的,現在又要去山那邊,這可是未知的。他想要去怒江邊阻止日軍過江嗎!當然不是,就是吳凡宇是想去阻止,憑他一個人能行嗎!當然不行。
不過,他是讀過這段歷史的人。他去與不去都無所謂,反正那裡正有一支國軍部隊在阻擊。只不過是想著過去幫幫忙而已。
現在,山的那邊比江邊重要,他還是先去這裡吧!於是丟下江邊事不想,專想山那邊的事。
得出這個結論後,吳凡宇開始用大腦思索。
於是想到,昨天晚上,他在沼澤地裡與原田等人打鬥時,那時也有槍聲響過,正是那時的槍聲,吸引了原田這些日本鬼子的注意力,才給自己逃脫,然後進行伏擊創造了條件。
“也許,那裡真有自己人。”這是吳凡宇憑感覺想出來的。
歷史書上可沒這一段。因為事情太小子,沒人記也沒人說起過,只是吳凡宇個人的一段經歷而已。
別人可以不關心,可他不能,他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儘可能多地保護中國老百姓的生命,能多救一個就救一個。多殺一個日本鬼子,老百姓就少了一份危險。同時,也給中國抗戰早日勝利,儘自己中國公民的一份力量。
如此一想,更加堅定了他要去山那邊看看的想法。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