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受阻,訊息很快傳到飯田那裡。
飯田意識到突襲中國大後方的想法已然無法快速實現,不如穩紮穩打,先穩住緬甸,再佔領中國滇西,而後再圖中國大西北。
從參謀本部內部看,飯田佔領緬甸,進入中國,僅用一個軍的兵力便有了若大的成就,日本天皇很高興,給了許多讚許,他的同僚之中屬於同一系的也跟著高興,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嫉妒之人大有人在。於是,在軍部中產生了兩中意見,鷹派認為,此時飯田完全可以用現有兵力侵入中國,一舉挫敗中國抵抗意志。也有人認為,經過緬旬一戰後,飯田兵力分散,不利於進攻,應先佔穩腳跟,靜觀其變。
然而,最清楚眼下這種態勢的,沒人比得過飯田詳二。日軍能吃幾碗乾飯,他最為明白。他能帶著所屬日軍,之所以能快速佔領緬甸,打敗五國盟軍,完全是佔了那些西方軍的的便宜,政令不統一,配合不的當,所以才讓他有了擊潰中國遠征軍的機會,僅為這,他也損失了不少人馬,幾千人幾千人的死在了緬甸戰上,加起來,也有近萬之多。
現在,他一路追趕,能擊潰中國遠征軍,進入中國境內,以盡了全力,現在還有成就,完全是僥倖。
俗說的好,“強龍不壓地頭蛇。”
此一時,彼一時,當初中國軍隊是在國外作戰,人員兵力運輸後勤保障等等方面等顯得不足。
現在是在他們家門口,或者是,是在他有的院子裡,一草一木都是有靈性的,何況是人,所以,此時的中國軍隊不見得就好打。
由此,飯田真的有了知難而止的心態。
奈何,軍部一些狂人卻不這麼想,認為中國遠征軍是中國的最精銳部隊,既然精銳部隊被打散了,打沒了,中國境內還有多少這樣的部隊呢!不如趁熱打鐵,一舉攻破滇西,進入雲南,直至四川,拿下重慶,然後與進入中國內地的日軍來個前後夾擊,徹底打敗蔣介石政府,或者逼其投降。
最後,日本軍部內的主戰分子繼續佔了上風頭,由滇緬之戰中,似乎看到了太平洋戰爭結束的模板。
還是那句話,打敗了中國就能佔領亞洲,統治太平洋,從而統治全世界。因此,眼前的這點困難根本算不了什麼,只要挺過去,太平洋和整個世界都會掛滿太陽旗。
隨後,雪片一樣的電文朝著飯田飛過來,督促他迅速集結兵力,跨過怒江,向中國內地挺進。
飯田無語了,軍令如山,不得不從。
隨後,飯田開始謀劃進攻怒江一線的中方陣地。
但在進攻前,飯田想著得先清理門戶,不然,他在前面進攻,後面有人破壞怎麼辦。
這時,飯田有個疑問,就是那些被打敗的中國遠征軍去哪了,雖然有訊息說,一部進了印度,但還有一部進了大山,正朝著中國內地這個方向走了。
飯田是乘車趕到了怒江邊。從速度上看,這要比中國遠征軍那些潰敗計程車兵不知快了多少倍。
然而,他在怒江邊沒有看到這些軍隊,滿眼幾乎都是老百姓,難道說,這些軍人隱藏於百姓之中嗎!
飯田下了命令,各部隊進行掃蕩,清剿,圍堵,清滅中國軍隊,一個不留,不留隱患。
日本人怕啊!從人數上看,日軍不佔優勢,只是在裝備上,機械化程度上要比中國軍隊強。如果給了中國軍隊足夠的時間,一旦緩過來,人數便是優勢,更何況這些人與日軍打過,有戰鬥經驗,也知道日軍是怎麼回事,一旦傳播開,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就沒了,那老百姓誰還怕你。
這一點,最早在騰衝的一個小山溝裡,被吳凡宇給實現了。他一個人收拾掉十個全副武裝的日軍,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
其原因,就是他的前世瞭解日本人,從心理上不怕,而後便有了勇敢,施實之後,真的就成為了現實。由此,那裡的老百姓開始不在乎日本人的槍炮。
不都是人嗎!一個鼻子,兩眼睛,有啥了不起,只要你敢來,老子就收拾你。
一時間,吳村的人顯的非常團結。
正如偉人說的,如果四萬萬同胞團結起來,在當時的世界上,民族之林能沒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問題是這時的中國,人心不齊,像一盤散沙,任誰都別想把他他擰在一起,各有各的主意,各有各的打算,這才讓外國列強有了可乘之機。
日本僅是一個國土面積、人口非常有限的國家,之所以敢於橫行於亞洲,敢向西方強國叫板,歸根結蒂還是因為在明治維新之後,國力變強了,人心統一,這是最重要一點。
飯田身處其中,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也最怕中國人的團結。
在他認為,眼下還談不到與中國人的謀和上,首要的就是,用強治之法,打到你服,打到你怕,怕的不行不行,然後,一切全由日本人說了算。
因此,飯田在準備衝擊怒江之前,先是要對保山周邊地區進行一次大掃蕩,清除掉所有危險因素,消滅那些對日軍可能帶來損失的危險份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一命令下去後,各部日軍就地進行。
現在,日軍無論大小部隊仍然處於建制內,要兵有人,要武器有槍有炮有子彈。
而那些潰敗回來的中國遠征軍,除了身上揹著的,因為沒了子彈,比燒火棍強不了多少的槍支外,再就沒什麼了,衣服破的不能再破,條條縷縷,也是分崩離析,不成其衣,衣不遮體。
做為身體的中樞機關,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得到糧食餵養,早不知糧食為何味,裡面裝的全是野菜、野果和一些叫不上名的各種進了肚子便還算做食物的東西。
身體長時間得不到營養,各個器官開始萎縮,功能大為減少。從這些士兵飢瘦的面孔,遲緩的動作,力不能支的軟弱四肢上,便看到了他們幾乎人人都是肌無力。目前,還能辯認出他們是軍人的唯一特徵,便是捨不得丟棄的軍帽和那支算是槍的鐵器。
便是這樣一些人,受到日軍衝擊時,還能有還手之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