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 第1078章 熟悉遠征軍

第1078章 熟悉遠征軍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亮劍之從警衛員開始做大做強 大暴君之異世帝國 我!專殺系統 額是蔣門神 從召喚開始的末日生存 大秦:我高要君臨天下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追擊中國遠征軍的日軍就此在怒江邊打住。

重要目的還是想要前往中國內地,從而進擊昆明、重慶,威脅中國大後方。

一道天然屏障阻住日軍行進道路,看似是不可逾越的鴻溝。

其實,怒江也好,高山也罷,都不是不可逾越的,最不可戰勝的,是中國精神,是中國人的力量,是中國人的骨氣,是千千萬萬個像同強和成林海這樣的人,他們寧可粉身碎骨,殺身成仁,也決不會當亡國奴。

至於日軍能否抓到這兩名中國軍人,暫且放下不表,留待以後,先說一說中國遠征軍抗戰的這段歷史,想必會有很多軍迷們喜歡聽。

惠通橋炸了,歷史定格在這一瞬間,否則,中國的歷史乃至於世界的歷史都可能要改寫。

為何如此說?

是因為與中國遠征軍有關,而中國遠征軍又與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世界命運息息相關。

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國民黨政府一共兩次派出中國遠征軍,遠征何地?——緬甸。

為何中國要派兵出征緬甸,是因為國力過於強大,還是緬甸頻頻鬧事,惹的中國不高興,日子沒法過了,非要遠征不行。

其時都不是,是國際大局趨勢使然,是中美英三國政府聯合採取的一次行動。

第一次完敗。

國民黨出動遠征軍10萬,在緬甸與日軍幾次較量後,只剩下4萬,一部份撤退到印度,一部分翻越野人山回到雲南境內。日軍藉此機會佔領全緬甸,並且追擊到中國怒江西岸,佔領了中國的龍陵、騰衝,保山等地,與國民黨軍挾怒江西岸對峙。

多虧有怒江阻擋,多虧惠通橋被炸,否則……後果不堪想,因為昆明、重慶離這裡太近了。

因此,我們的故事還的從第一次中國遠征軍說起。

歷史背景:

珍珠港事件半年後,日軍佔領了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廣大海域,長達5.5千公里,形成了北起千島群島,經威克島……至緬甸的外圍防禦圈,也稱第一道防線有點像現在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

面積有多少呢?

土地面積386平方公里,比日本本土的10倍還要多。

人口1.5億。

中途島以西太平洋上數以千計的島嶼和大約3千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成為日本的內陸和領海。

這個時期,日本人說他們是大日本帝國,還真不枉此言。

這是典型的多吃多佔,跑馬佔圈,誰佔了歸誰。國家強盜如此,一點法律程式不講,道德之說更不用提。

有人多佔,有人就要吃虧,誰最急啊,當然是“日不落”大英帝國,眼看著半邊太陽被搶走了。當時的整個東南亞,除了部分法屬外,幾乎全是英帝國的殖民地,一旦被日本人搶走,它便名不附實,枉稱“日不落”。

不僅如此,日本在東南亞的大肆侵略,造成一種惡迴圈,亞洲危機——太平洋危機——世界整個反法西斯局勢危機。

從中國的角度看,如果日軍進攻緬甸,將會切斷中國當時與外界聯絡的唯一陸上通道——滇緬公路,將會阻止英美盟國對華軍事物資的援助,並且大有日軍從南部合圍中國,迫使中國投降的可能。

此時,中國面臨“滿洲國”問題,汪精衛“偽政府”問題,而且,國民黨政府中有百分之六十的政客與日本人有私下接觸,大有投降可能。即使蔣介石本人,也派出過代表與日本人密談,只待條件成熟,或者無奈之後,就差最後一棵稻草了。

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抗擊反法西斯的一支主要力量,如果中國出了問題,那麼世界局勢會起到翻天覆地大變化。

由此,中美英三方出於不同利益,共同的需要,才結成一個這樣的戰時同盟,制定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

從字面上看,我們要注意了,這是中英共同防禦。

然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英國又起了什麼作用呢!為什麼遠征軍會敗的如此之慘烈呢!

有人會說,是中國軍人的素質差,中國軍隊沒有戰鬥力所造成的。

其實不然,我們可以透過四次著名役來說明這一問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