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吳和平心裡不舒服,但還是把他發現崔桓傳的事跟高鐵學說一遍。然而,吳和平說完,並未引起高鐵的多大興趣,他只對吳和平說,“你說的這情況很重要,我們研究一下。”
沒了,就這一句,沒了下音。
高鐵對吳和平說的情況半信半疑,他不相信崔恆傳會有這麼大膽,這是那裡,離著那個地方差著近遠,怎麼能出這樣的事,怎麼會有這麼一幫人,膽大到如此地步,公開招募,所以他不信。
但礙於林閣的面子,他沒有否定,也沒直接對吳和平說什麼,也就是說,他沒有直接撥回,而是說研究研究,算是給了一個面子。
有些人,如果當場不答覆,說研究,這便大有推脫的嫌疑。
吳和平從高鐵那種不慍不火的態度裡看出了他對自己的不信任,於是,也不再解釋,起身,連招呼都不打便出了屋。
吳和平心裡有些悲哀,想不通,也看不慣。但這也很容易理解,做為當事人,一般情況下,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個反應便是內心的極大不滿,或者是極為憤怒。
而換成對方想一想,他是出於另一種考慮。不管出發點如何,都是圍繞著自身的一個主題,是自保也好,是穩妥也罷,或者別有用心也可。因為兩方面的心沒有走到一起,必然是這樣一個結果。
所見不同,認識不一樣,所以便各行其事。
吳和平便是處於這樣的心情,但沒辦法,他是在求別人。如果自己能處理的話,又何必多此一局呢!
一時間,吳和平有些茫然,不知道該怎麼進行下一步。如果放任不管,那便是不負責任。有些人就是這樣,利益為重,個人第一。
這件事對吳和平而言,他完全可以不管,一走了之,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但他不能那樣做,雖然不在職責範圍之內,但他還是公民,而且還是一名軍人。
職責所在,萬死不辭。這便是他當時的想法。所以吳和平內心有些憤怒。主要還是對高鐵的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有些看不慣。
難道高鐵真是這樣的人,也未必,也可能是他城府太深之故。不屑與吳和平交底,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還另有打算。
吳和平一邊向外走,一邊在心裡想,即使你不相信我,可以去查一查。沒有更好,實事就擺在那,又不是拍電影,我吳和平傻了嗎,沒事找事,連這點苗頭都看不出來。
此時,吳和平也意識到,高鐵沒瞧上的原因,還是看他年輕,不相信他。
所以吳和平心裡有火,於是便帶著沒有發作的怒氣,起身出了高鐵辦公室。
沒想到,林閣沒走,還在外面等他。
所以,吳和平一出屋,便看見林格在走廊的窗戶旁靠著。
吳和平怔了怔,走向林閣。
林閣見他過來,開口問:“怎麼樣,說清楚了嗎?”
林閣的表情有些怪異,似乎他知道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在譏笑吳和平,“小子,有事不跟我說,還要找什麼領導,怎麼樣,高局長讓你吃憋了吧!”
做為同一個部門,高鐵又是與林閣在一個局裡,多年的相處,用老百姓的話說,誰不知道誰呢!
這樣一想,好想是林閣在出壞,故意要把吳和平引見給高鐵,好看的笑話。
其實不然。林閣是真心的,因為吳和平一再說要保密,那他就只能把吳和平帶到這個部門。因為在他們局,只有高鐵的這個部門負責這項工作,不找他又找誰。
當初看吳和平那態度,好像是要爆發世界大戰般,認真的不行。林閣也只能如此了。
把吳和平帶入高鐵辦公室後,林閣為了避嫌,主動出了屋。
沒有走的原因,他預測到,高鐵可能不相信吳和平,同時也在擔心吳和平有其他想法。如果大家都不來管這件事,萬一出現不測怎麼辦。於是在心裡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如果別人不管,那他就把這案子接下來。
吳和平不是不想跟自己說嗎!那就先讓他認識認識,受點挫折。等他看明白了,那時再接這案子,吳和平不會推脫。
果然如林閣所料,吳和平在高鐵那沒有得到想要的應允,一番熱血付逐東流。
有人要說了,難道有些人處理問題都這態度嗎!
不一定,還得分什麼情況。當然了,高鐵沒拿這件事當回事,還真是吳和平想的,他看輕了吳和平。因為他不相信,在這個城市裡,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壓根他就不信。因為有很多情報人員,都沒向他反映,怎麼你一個回家休假的小兵,在短短几天就發現了呢!這說不過去啊!
之所以沒被重視,看來,還是吳和平沒有找對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