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吳和平的出現把這件事算是解了。
但這並不算完,李新記到了心裡,讓他感到對新兵教育還缺乏這一課。更可氣的,裡面還有幾名老兵。新兵想的不周全,難道老兵也缺少這樣的覺悟嗎!看似是件小事,然而卻反映出一個大問題。
那就是對戰友的愛,還缺少家人的情感,如果換作自己的父母或家人,現場的戰士們絕不會是這種漠視。因此,李新記住了那幾名老兵的臉,至於以後怎麼對待他們,這是後話。
吳和平揹著劉志剛一路跑著去了衛生隊。
經過檢查,醫生診斷劉志剛不是崴腳,而是腳踝出現裂紋,如果走過來,損傷會加重。所以說,吳和平的表現等於是為劉志剛保住了腳,恢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這件事雖小,卻在劉志剛心裡打下了深深烙印。
轉眼間夏訓結束,一番休整後,秋訓正式開始。
秋訓——最顯著的標誌就是演習。如何演習,看規模而定,連營一級無論再怎麼搞,那叫訓練考核。團一級也僅是上升了一個檔次,部門多了,參加的人員多了,再怎麼多,也不過一兩千人,如此情況下,也搞不出什麼大動作。只有師一級以上的,合成兵種全都參加進來,那才夠規模,起碼是萬人以上,有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其它種類,略微的複雜了一些,如果陸軍航空兵再進來配合一下,那才夠的上是真正的立體、現代化的師以上單位的軍演。
近段時間以來,無論團裡的軍官還是戰士們都希望有這一天。如果當兵三年,連這都趕不上,那還真的是遺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種情況太多,有很多人別說是三年,就是五六年都可能趕不上。因為這麼大的場合,動槍動炮,人員眾多,不是想搞就搞的,再加上物資消耗等等方面,軍隊的上級,不會不考慮,除非認為必要了,也計會連續搞幾場,但這還得視情況而定。
因此,一進入秋訓後,團裡的各部門,以及營連都把這件事當成了熱門話題。
這一天,連部文書跑步到了訓練場,急著喊李新回連部。
此時,李新正在與何志超、吳和平等人研討遠距離狙擊的戰術動作。
對於射擊訓練,不知來過多少場了,但能算的上有狙擊手條件的戰士卻寥寥無幾。
吳和平是其中人選,但李新還有自己的打算,總想再多找一兩個,讓他們與吳和平一些訓練。
其實,李新心裡很清楚,吳和平不是三連的菜,早晚的離開,即使特戰大隊不調走,還有別的部門。吳和平的戰術水平和軍事技能,已經在師裡傳開了。什麼教導大隊,什麼偵察連等等一些單位早就盯著呢!那才叫過了今天,過不了明天。因此,李新在這課目上,不敢指望吳和平一個人。
有這想法,可不是李新自己定的,法尚武與他是一個想法。法尚武還說,要利用吳和平這種精神,去影響全連,爭取有更多的人都能如此優秀。
這僅僅是一個想法而已。
“副連長,連長叫你一起去團部開會。”文書老遠就喊上了。
李新問,“一會行嗎,我這還有點事沒處理完。”
“不行,連長讓你馬上過去,說團裡已經催上了。”文書繼續說。
“好,我這就走。”李新從地上站起來,對戰士們說,“吳和平,你先琢磨著,就按我說的,等想通了,和其他人一起討論。”
“是”吳和平也從地上站起來,圍成圈的其他人都站了起來。
李新也沒怠慢,跑步離開。
看著他跑遠的後影,郝小文問,“什麼事啊!這麼急。”
吳和平,“領導的事,咱別瞎操心,來,接著說我們的事。”
隨後,這幾名戰士又圍成一個圈坐下,繼續看著吳和平在地上划著,指指點點。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