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超敲門進屋。還好李新還沒睡,坐在桌前寫新兵的訓練計劃。
“副連長,不好了,有一個新兵不見了。”何志超有些喘。
“什麼,不見了?”李新不相信,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一個新兵不見了。”何志超又重複道。
“哪一個?”李新也急了。
“就是車上那個孬兵。”何志超覺得說名字,他可能不知道,以為用這個詞可以提醒他。
“吳和平。”李新叫出了名字。
他怎麼會叫不出名字呢!連長識兵,也就是一兩天的功夫,而且,他是在接兵之前就做了功課的。更何況,吳和平的檔案他也看過,因為在這些新兵中,吳和平是最為特殊一個。在檔案裡父母一欄填的可都是現役。
以吳和平的年紀,他父母如果是現役,按這年紀推算,他的父母親的官職應該不小。
既然有這樣的背景,一般情況下,他們怎麼會把孩子放到這地方。如果說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要去哪,這才不可能。如果說地方上的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那還情有可原。對於現役的,而且官職較高的軍官來說,他不會事先不打聽。既然知道兒子要去的地方是又窮又偏僻的邊境地帶,沒準哪天就能打起來,那多危險,他們能不想辦法嗎!
一般情況下,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父母多半都會託人走關係,把兒子留在大城市或者是內地,離家不會太遠的地方。然而,吳和平的父母沒有這樣做,想必心裡有準備。
知子莫如父啊!想必他們對自己兒子有所瞭解,擱在這放心,覺得兒子不會出問題。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吳和平的心理素質肯定能過關。
對於這樣一個新兵,他不可能是逃兵。所以,一聽說是吳和平,李新心裡有底了。
部隊出來的子女,與老聽話的孩子比,是要調皮一些,這是因為他們見慣了軍人,平時不在意,說話很隨便,其行為舉止可能會更加沒拘束。由此便在一般人眼中被認為是孬兵,不好管理的兵。
“走,我跟你去看看。”李新起身,“我正想去查崗呢,準備查完了再睡。”
李新說著話,便與何志超出了房間。兩人下樓,最先到的便是何志超這個班。
推門一看,吳和平的鋪上有人。屋內所有人都在,一個不少。
李新不高興了,把目光盯在何志超臉上,“這人不是齊的嗎?你怎麼說他不在。”
何志超也傻了,剛才自己樓上樓下的跑,怎麼連個影都沒有,突然之間,這小子出現了,這不成心是給自己難看嗎?從這天起,何志超算惦記上了吳和平,打心眼裡認為吳和平是他的剋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去問問。”何志超不服氣,非要上前問問不可。
李新一把將他拉住,“幾點了?你想打攪其他人睡嗎?”
是啊!如果何志超上前把吳何平拉起,勢必會吵醒屋內的其他人。如果燈一亮,更會驚動全連的人。如果是在自己家裡這沒什麼,如果在部隊裡,大半夜的,某個房間突然亮燈,而且還驚動了所有人,那可不是小事。
既然李新不讓,何起超只得忍了。兩個人退出了屋,在走廊上說開了話。
李新當排長時接的何志超,後來李新當了副連長,何志超自然而然地當了軍士長。
這可不是走什麼關係,是一級級熬出來的。兩人都很熟,自然沒什麼客氣。
李新說,“何志超,你是個老兵,還是軍事長,帶了好幾年的兵,怎麼還犯這錯誤。”
何志超說,“不是,不是,這小子有點怪。他前腳出門,我不放心,後腳跟的,可一眨眼,他就沒影了。”
“沒影,你就說他是逃兵?怎麼對新戰士沒有一點信任度。”李新批評道。
“不是不信任。來的路上,我就覺得這小子不對勁,所以,我多了個心眼。”何志超不服氣。
“唉!問題就出在這,你是先入為住。如果信任了,還能出這事!”
“我,我是信任的,”何志超還想說,被李新打住,“行了,時候不早了,抓緊睡覺,明天抽空問問,到底是怎麼會事。”
“是”何志超覺得自己有點委曲。
李新走遠,拐過牆角,還能聽到上樓梯聲音。
何志超並沒有立即回屋,而是站在門口猜想,他猜想吳和平是一眨眼的功夫不見的,他到底去了哪呢!
其實,吳和平哪也沒去,他就是按自己的思路去洗漱,等把自己處理完了,便朝九班宿舍往回走。要說走錯,那是不可能。樓道里有燈,門上有牌,清清楚地寫著九班。雖說光線暗些,但看牌一點問題沒有。問題出就出在,他回九班的路上,看了一眼另一個房間,這才鬧了這一出笑話。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