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
邊雨欣尷尬地收回手,接著說,“阿姨這有糖。”說著,便從衣兜裡抓出一把糖來遞向吳和平。
沒想到,吳和平即不接,也不說話,一轉身走了,根本就不搭理邊雨欣。
邊雨欣再一次被吳和平給晾了。
董燕趕緊解釋,“這孩子從來都這樣,生人給東西不要。”
邊雨欣沒說話,目光盯向吳和平後影。不自然地說了句,“警惕『性』滿高的嗎”
“走,去家裡。”董燕對還在蹲著的邊雨欣說。
“嗯”
邊雨欣一邊起身,一邊想,這都誰教的啊!屁大點的小屁孩,怎麼這麼有個『性』。
隨後,提著東西,跟著董燕朝家屬區走。
這是一個軍區大院,分多個部分,辦公區、訓練區、保障區、家屬區等等。
吳江龍在大院裡算是最小的級別——營級,剛好夠居住家屬區的條件,否則,他連房都分不到。
不過,近段時間大院裡也在風傳著一些事情:軍隊要進行改革,有些部隊要撤銷,有些編制要增加,也就是說,向西方國家看齊,對那些不能適應現代化條件下作戰的部隊要撤銷,人數要精減,各大軍區都涉及到撤銷和增加的內容。至於撤掉哪些部隊,增加些什麼,軍隊還沒有拿出整體方案,不過,海空軍力量會必然加強,這是全面打贏現代化條件下戰爭的必然需要。
社會在進步,國防當然也要發生變化。大陸軍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必須根據我國的版圖進行調整。
至於如何調整,在今天看來,我們的海軍從近海走向遠海,從淺海走向深藍是對的,這是情勢所需。可在當時,能想到這點的人不多。陳舊的陸軍國防觀念在軍隊中佔著相當大的比例。也就是說,人們從一個傳統,走向另一種維新變革沒那麼容易。因此,部隊中也展開了大討論,隨即便出現了改革和守舊的兩個陣營。
人們常說,軍人已服從命令為天職。那麼命令從哪來,並非某一個大領導一拍腦門,就想出了一個主意。那是要進行論證,反覆研究。如何研究,當然是討論。那就是你提出一個觀點,我提出一個觀點,互相論證比較。
孔了在《易經》的文言中有這樣一段話,“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也就是說,要學習先進的知識,要不斷地進論辯論,要能以問到不能,然後才能找出切實可行的規律,就能得到好的結果。既然提到孔子,不妨多說幾句。
最近看書,有一點收穫,覺得有必要在這裡提一下。
現代的人們總對《易經》存在著神秘感,有人說是『迷』信,有人說是哲學。這些我們先不論他,僅說他的真諦。一名大家說甭管怎麼研究《易經》,其實裡面就六個字,只要弄懂了,也就等於學會。所以,他把這六個字定為六字真言,即:進退、存亡、得失。想一想,人生即是如此。
那麼這句話是從哪來的呢!我查了些資料,還真找到了。在《易經》乾卦裡的第六卦是這麼說的——“亢龍有悔。”
孔子進行了文言解釋:“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正者,其唯聖人乎!
看來,做人真得要有些講究了。雖然不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但,“中正、存誠、信言、慎行。”這是必須的。用現在最普通的話就是要“誠實、守信。”這也是當下人們最缺少的重要一點。
為什麼要講這些東西,接下來,有些事可能就是按著這個理髮生的。暫且按下不表。
邊雨欣和董燕跟著小和平走向家屬區,在一個門口停下。
“媽媽開門。”小和平迴轉身朝身後的董燕喊。
邊雨欣看著樂了,心裡想,他從沒見過這樣的孩子。按說,吳江龍和董燕都是軍人,在那個年代,這可是雙高收入家庭,吳和平生在這樣的家裡面,又是獨子,各種待遇自然錯不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嬌生慣養。出門,不是父母抱著,就是保姆領著,自己能走這麼遠的路,如同獨行一樣,按他的年紀算,還真屬於另類。
“唉,等等媽媽。”
董燕一邊往前快步走,一邊從包裡向外掏鑰匙。
邊雨欣看著這母子倆,一邊抬頭打量周邊環境。
前面是一長溜的院門,吳和平站在的那個門口與其他的沒有什麼不同,唯一區別就是門牌號,如果自己不看門牌號,這樣走下去真搞不準是要走錯門的。
然而,吳和平自信地就站在了那一家門口,而且信心滿滿。
邊雨欣還不敢確定吳和平沒錯,但從董燕的態度上,能肯定吳和平真的沒錯,那就是他們家。
這小孩有個『性』。邊雨欣在心裡給出這樣結論。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