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觀這些特點,狙擊手一般情況下都是採取爆頭,除非沒這樣的機會。
正是由於吳江龍這三槍爆頭,才使得這些越軍想起了什麼。
打仗勇敢固然精神可佳,但誰也不想死,死了還怎麼當英雄,就是給你個稱號,那也是給活著人看的,不信他躺在冰冷的土地下面,還能感受到掌聲,還能體會到領導對他的那一句兩句的讚許。也正是越軍個個不傻,他們才往這面想。這樣想了之後,當然還是決定保命要緊。
既然知道危險過大,越軍往前衝的速度立時銳減。
吳江龍知道撤退的時機已到,對焦團長等人招呼一聲,
“撤”
隨後,他們便把沒人的陣地留給了越軍,一溜煙地順著村路,朝著島後撤退。
他們走出好遠,越軍才感覺到情況有了變化。
終於有一個越軍勇敢地站出來,試著向前走兩步。發覺還安全,沒人向他開火,這才意識到對面的人肯定走了。
那還了得,他們幹啥來了,到這個島並不是為了攻城掠地,搶什麼東西,他們是來抓人的。於是,經過這越軍一咋唬,眾越軍就從各個隱蔽地點跳出來,奮勇爭先地衝入吳江龍他們撤走的地方。
越軍一上來,發現此處已經沒人,只剩下地上被用過之後的大片彈殼。
他們哪管這些,軍官一聲喲喝,越軍便從後面掩殺過來。
別看吳江龍他們是先撤走的,但與越軍的距離並不太遠。煙霧散盡之後,總有越軍能看見吳江龍他們的蹤影。於是,越軍也不費什麼大勁,順著吳江龍幾人走過的痕跡又是一陣猛追。
在追的過程中不乏有交戰的結果,你打幾槍,我打幾槍,你隱藏,我進攻。也就是說,在越軍這一追,柬軍一逃的過程中,吳江龍他們退出了村子。
在村子裡還好些,等一出村,房子的遮避功能立即沒了,剩下的就是島子上的不太大,也不太高的『亂』石。
有這個足夠了,總比沒有的強。於是,吳江龍又藉著這些石頭掩護,與後面追趕的越軍進行對『射』。
不久,他們終於到達了潘師長等人上船的地點。
在村裡不覺得有什麼危險,可到了登船地點時危險『性』可就大了。
為什麼?因為他們存船的地點是河叉,生長著大片蘆葦和水藤林。按說,有這些東西擋著不好嗎?不是可以隱蔽嗎?
如果用這些東西擋眼球可以,若要讓他們擋子彈可不行。子彈可以毫不客氣地撕毀這些植物,然後把子彈硬生生地注入他後面的肉體。
所以,當潘師長看到從岸上跑過來的吳江龍和焦團等人時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如果讓越軍順利地追到海邊,即使吳江龍他們能上船,那麼經過越軍的一陣『射』擊後還不知道又有多少人犧牲。唯一的辦法就是堵住越軍不讓他們過來,或者說,把這些越軍趕回去。
潘師長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招呼農團長說,
“不能讓越南人過來,把他們趕回去。”
“好”
農團長答應著,手一擺,隨後便帶著幾個戰士朝岸邊一處稍高些的地點跑去。
他們要幹什麼,躲還來不及呢!怎麼迎著越軍去了。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