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人員還是火力配製,柬軍都不是越軍對手,而且,長久對峙下去之後還有被包圍的可能,絕不能與越軍這樣對拼。
潘師長覺出這個問題後便下令後撤。後撤當然不錯,可越軍『逼』的這麼近,怎麼撤。要想撤的安全,那就得有人在後面進行掩護。
誰來掩護,當然是柬國民軍戰士。
吳江龍是客人,是重點保護對像,怎麼也不能把他留下,讓別人逃走吧!
然而,在潘師長進行安排之後,吳江龍還真的留了下來,不光是他,還有那位焦團長。當然了,吳江龍不走,他怎麼好意思走,只得留下來陪著這個中國軍人。
這可不是人家潘師長有私心,捨不得自己人死,把中國人當成外秧。是因為吳江龍說了一大堆理由,態度又堅決,這才作了這樣決定。
最後的決定是,所有人都走,只把吳江龍、焦團長、楞邊那佳還有另外兩名戰士留下。
說是留下,也並非是永久,只不過是一會,把越軍擋住後,他們再尋找機會脫離。
跳入水中的越軍很猖獗,似乎他們感受到了岸上柬軍火力的弱勢,威脅不大。
汽艇上的重火力都被人家給打掉了,難道說對手不好惹嗎?
如果在外人眼裡,還真是這樣,恐怕要停下多想一想。可是,他們知道柬國民軍的底,也知道岸上有多少人,拿的是什麼武器。
這都原於那個柬『奸』把上島的這些柬國民軍的清況說的太清楚,這裡有多少扛長槍的,有多少拿短槍的。
扛長槍的是兵,拿短槍的是官。既然拿短槍的多,說明這支隊伍裡有大魚。如果一個軍隊軍官多了,這支軍隊肯定不是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對於這樣的軍隊,越軍當然求之不得。最主要的,他們是惦記這裡面會不會有柬國民軍的高官。如果這一戰碰巧能捉得一兩個,那他們就等於發了大財,上邊給的獎賞肯定不會少。
不為別的,單憑這些獎勵,越軍也得死命拼一拼。所以,這些跳入水中的越軍不顧一切地向岸上跑。
剛入水時,水有齊腰深。落水的越軍不得不奮力向前趟,費勁巴力的向前拱。越往前走,水越淺,到了一定程度後,他們可以用腿趟著水走,上半身全都『露』出水面,水的阻力減小後,這些越軍甚至冒著『射』過來的子彈,可以跑起來。
當越軍從深水區衝入淺水區時,正好是吳江龍幹掉汽艇上的兩個越軍重火力點,把槍口掉轉過來的這一段時間。
等到潘師長這些人離去後,越軍已經邁腿到了岸上幹松的地面上。他們與守在岸上的柬國民軍的距離是越來越近,用近在咫尺形容也不為過。
難道說越軍衝過這一路上就沒有柬國民軍戰士來阻擋他們嗎?有,當然有,不過,這時的柬國民軍都忙著鬥嘴和撤退了,對越軍火力打擊的太少。
就好比是我們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那些鏡頭。眼看敵人就要到眼前了,可我們的主人公還在為這為那與其他人在說理,在爭論。
難道說,敵人知道你在說話,他就等你嗎,等你說完了,把槍口重新調整過來之後,他們才繼續向前邁進。
那是電影,不是現實。現實中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否則,有幾個人能按照這個理論活下來。
所以,越軍就是在潘師長作出新的安排這個空當衝上了陸地。
怪誰呢!誰都不怪,戰場就是戰場,打仗就得你死我活,只要拿出拼命的勁,不是敵人死,就是自己死。有時也得看看運氣,運氣好時,可能一塊石頭都能把敵人摔個大跟頭。運氣不好,子彈都靠邊走。
吳江龍他們幾個就趕上了這個背運勁,剛轉過身,敵人就到了眼前,想用長槍一槍一個地幹掉越軍已經來不及了。
“。”
吳江龍伸手朝旁邊的一個柬軍戰士。
還好,這名戰士明白他的意思,趕緊把遞給他。
吳江龍一邊擰開蓋子,一邊大聲喲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