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取得了這樣好的結果,但吳江龍並非感到輕鬆,他知道此次遇險絕非偶然。接下來,還會有更大的的,也許是更多的敵人在等著他。
果然,說曹『操』曹『操』即到。
吳江龍剛剛解決掉第三個敵人,還沒等喘口氣,就發現在遠處,又有越軍朝他這裡跑過來。
“難道說越軍看到了?”不由的,吳江龍發出這樣的疑問。
沒錯,越軍當然看到了。
吳江龍他們此時到達的位置,已經接近越軍指揮中樞。因此,在這裡越軍不會只放出一些人不管不顧,由著他們自由行動,任事態發展。此時,擔任警戒任務的越軍們的每一舉動都在下一小組潛伏人員的監視之下。
與此同時,在他們的後面還有許多明哨和暗哨,包括小型的巡邏隊在內,若干人員不等。
好在越軍的佈置是圓圈型的,眾多人員分散開之後,落在吳江龍這裡個方向的並不多,只是些許而已。
更巧的是,最先看到吳江龍的,並不是被打死的那三個潛伏哨,而是隱藏在樹上的一名越軍。
越軍很有上樹的本能,對大樹的利用也總能達到極致,若不然,為什麼世界上的許多人都把越軍稱作為越南猴子。
按說,越軍剛到這裡不久,而且還在戰鬥中,他們怎麼會把問題想的方方面面那麼周全。既然已經與柬軍打在一起,就沒必要如此小心翼翼,只要大膽地向著柬軍陣地向前衝就是了。
其實不然,這正是越軍在東南亞地區能夠以強取勝的一個方面,也是越南號稱世界第三的一個理由。
與東南亞各國相比,越南在經濟上談不上,但在軍事上絕對有所突出。這樣的結果不是他們自己創造的,主要還是來自於侵越美軍。
美軍一個特列就是,無論走到哪,他們從來都不小睢偵察這個環節。一般情況下,在地面實施各種措施的同時,總不忘空中的重要偵察和取勝環節,因此便在戰場上形成了地面與空中的立體打擊太勢。
美軍有直升機,越軍也有,但數量太少,那是美軍走後留下的,這點裝備,完全不能應付越軍各個戰場形勢,所以,越軍在森林中,繼續發揚光榮傳統,於是便把大樹當做了空中偵察與守衛的最好條件
也難怪他們要如此,這是他們所佔據的地理位置來決定的。
東南亞缺少什麼也絕不缺少森林,因此上,他們在這方面下夠了功夫。
以前,我們在越戰那些章節中已經多次提到越軍如何在這些樹上構築工事,如果利用叢林進行戰爭,等等越軍的特長在森林和蒿草地已經發揮到了極致。
到了柬後,越軍仍沒忘他們的這些技術之長,還是充分利用樹的存在擺開了戰場,想方設法都要把樹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即使他們到達戰場時間很短,也不忘了這個環節。
因為越軍從美軍中學到了這個好處,他們誓死都不會丟掉,更是深入到每一個越軍指揮官的頭腦中,成了不是教科書的教科書。
自從在這片戰場與柬軍開戰後,越軍上校想來個速戰速決,沒想到,柬軍不太好對付,打了半天,也沒把對方吃掉,更沒有趕跑。
想到自己的實力是孤軍深入,因此上,越軍上校打的也是很小心,在幾次進攻受挫後,便開始想別的辦法。
至此,雙方算是暫停。
所有越軍部隊都停下來後,也不是大撒鷹般地什麼都不管,該建的防禦還是要建,有必要的工事還得修。特別是他這個指揮中心,要比別處更加小心一些。
就這樣,越軍上校把他的團級指揮所安到了這裡。
安下之後,便在它的周圍進行防禦部署,把那些擔任守衛的兵全都部置到各處。
這其中,就有吳江龍剛剛解決掉的這幾個越軍。
這幾個越軍只是最外沿的暗哨而已,越是往裡越軍越多,明哨暗哨都有。明哨大多部署在了最最靠近指揮所的位置上,而暗哨呢!哪裡都有,地面的,樹上的,林子裡的,蒿草叢中的,到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