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到這個越軍後,吳江龍一點不敢怠慢,迅速和對其進行審問。
越軍很乖巧,也很配合吳江龍,痛痛快說出了越軍的編制、兵力部署,雖然講的不太細,但大體上讓吳江龍弄清了這是一支多大規模,有多強戰鬥力的部隊,他們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現在有什麼戰果等等。
特別是那個越軍提到,目前,他們還沒有抓到一名柬軍俘虜時,吳江龍忐忑的心才算稍稍有所平靜。
難道說,這個越軍說的就那麼準嗎?那可是一個團的編制,他能搞的那麼明白?
如果訊問這越軍別的方面,比如,越軍領導層是如何作戰,如何部署軍力等方面,他肯定不知道,但是,如果問他知道不知道越軍有沒有抓到柬軍的人,他一定能知道。
為什麼?
一個團,也就兩千多人,又擠在這麼大的空間內,而且,俘虜都是搶手貨,一旦有那支部隊抓到了,一營會傳給二營,二營也必然會傳給三營,用不了多大會功夫,他們都能知道。其中的關鍵環節,就是老鄉的作用。
沒有在軍隊裡呆過的人可能不瞭解,如果當過兵,你就會知道老鄉的作用有多大。
老鄉之間的關係,就像是從山頂上漫下的雨水,雖然不能一下子衝到各個角落,但他的浸透力是非常強的,足能遍及滿山遍野,只不過是需要時間的長短而已。
任何一個部隊,都有許多來自一個地區的兵員。這些兵員會散到各個單位,只要他們之間有來往,哪裡的訊息他們又能不知道呢!
有時,領導還不知道的小事,他們都知曉,領導還得找這些兵來了解情況。
這就是軍隊中的一種怪現象。
所以,吳江龍從越軍俘虜的講述中瞭解了情況,他也相信了這個越軍說的是真話。
因為審問的環節很恐怖,這個越軍沒有理由不好好交待。
情況是問明瞭,可接下來的情況不太好辦。總不能帶著這個越軍前去吧!
那肯定不行,捆著不成,鬆散開更不行。萬一這個越軍見到他們自己人時大喊大叫,動手動腳那都是大問題。
帶著自然不行,放了也不行,只能擱在原地,這可怎麼辦,哪一種方法都是十分的危險。
有人說了,乾脆,一刀解決算了。
這更不行,眼下,吳江龍他們面對的是放下槍的越軍,已經沒有了抵抗,這叫俘虜。如果此時把他殺了,那叫殺俘,是要負刑事責任的。出於道德和紀律,都不允許吳江龍這麼幹。
帶走不行,放著又不行,這可怎麼辦?頓時間,這個問題難住了吳江龍。
說,“別犯難了,交給我吧!”
“你有什麼辦法?”吳江龍問。
“我自有辦法。”抓過那俘虜,就像老鷹抓小雞一樣,提起來就走。
“老洪,可不許胡來。”
吳江龍在後面囑咐。他不希望犯錯,怕殺了這個俘虜。可是,目前除了這個,他又沒有別的辦法。
既然提出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也不能過多阻擋,時間不等人啊!
“放心,我不會犯傻。”
沒有回頭,丟下這一句話便在叢林中消失了。
吳江龍猜不出他要幹什麼,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只能由自行處理,最好是有一個好方法,即安全,又不違犯紀律。
就這樣,吳江龍看著消失,孤零零地等在原地。
不一會,回來了,兩手全是草末。到了近前,只說了一句,
“走吧!”
抓起放在地上的槍,抬腿向前走了。
吳江龍從後面跟過來,不放心地問,“你沒殺了他吧!”
“怎麼會,”說,“殺雞焉用牛刀,我不會在小龜兒子身上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