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此處已被中國軍人突破,他怎麼著也得快點回去報告吧!可是,他偏不,只管想自己的心事,把其他的全都拋到腦後。
看來,這個越軍是不是有點傻,或者說心裡全沒把打仗當回事!
其實不然,他們臨出發時連長就給他們下了死命令,他們班的任務就是要守住那道崖口,人在陣地在,如果陣地丟了,他們就一個別想活。現在,真合了連長的猜想,陣地沒了,僅剩他一人,現在回家,非得被連長槍斃不可。這樣一想,他還有心思回去嗎?
所以,他在沒有了報仇決心之後,還得留下自己的小命,哪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拖,磨蹭到啥時算啥時。
他的這個想法,陶川怎麼能知道。這也就是他在林子中轉來轉去的主要原因。
現實就是這樣,領導不能把話說絕,要給下面有出路,凡事都要適可而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到這,講一個現實中的問題。
聽說某地在進行春天防火工作時,一位縣領導給各級下了死命令,特別是對村長和村書記要求的非常嚴格。縣委書記在電視講話中對全縣人民說,哪個地方著火,先把哪個地區的一把手撤掉。有了這句話之後,村裡農民們,凡是對村長、書記有意見的人就有了主意。於是,有的人便偷偷地找個地方點火,其目有就是要讓某一位書記下臺。
也就是這一年,全縣搞起了轟轟烈的防火運動,縣級各部門停止工作,抽調人員下鄉開始了大聯防,結果呢,本來不應該著火的地方卻著了火,一個村子一連串的著了九起。後來,在查明事實真相過程中,當事人就說了,本來不想放火,但為了讓某個村書記下臺,所以就人為地故意去點火。
類似地事情移到這個越軍頭上,如果他不是怕回去挨槍子,怎麼也得在第一時間回去報告吧!可他沒這樣做。
這就叫領導藝術,本來不想犯錯誤的人,被官僚思想一嚇唬,什麼問題都來了。
等到陶川等人悄悄地跟著越軍轉了一回之後,他發覺情形不對。
一個打了敗仗的人不會這麼沒事般地輕閒,在林子裡轉了個沒完,怎麼著也得快速把這情況向上級彙報。或者是,為了躲開對手的追擊,找個地方隱藏起來吧!可這個越軍偏不這樣做,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對戰事漠不關心。
如果知道他的真實想法,對他可能就會理解。回去也是死,還不如在這裡多呆會,興許還能多活幾天。如果不回部隊,當個野人,興許能活的更長。這就是被領導一句話『逼』上絕路的結果。
陶川跟了一會,發現異常,如果照此跟下去,不定會被他轉到何處。
“小張帶幾個人過去,把他捉了。”陶川決定不在跟蹤,來個現實抓捕。
這時,正面戰場上已經打的火熱,按說陶川帶人衝上去就是了,從後面燒上一把火,越軍非撤不可。
可陶川不是這樣想的,雖然遠處打的過熱,難保近處沒有敵人,或者說,他們還可能受到其他埋伏敵人的阻擊。既然眼下有這麼一個舌頭,為何不把情況搞明呢,如果能直搗越軍指揮所,豈不是比下去硬拼要強的多。
陶川想,既然是要奇襲,那就襲他個明堂出來。
有了陶川的命令,小張一點不怠慢,帶著幾個人便追了上去。
別看這個逃出來的越軍沒把眼下出路當回事,但他也不想死,主要是不想回去被槍斃。對於陶川他們跟蹤的情況,竟然熟視無睹般地沒當回事。
因為走這麼遠了,也沒見後面的人過來抓他。因此,他就想,這些人可能出於什麼目的不抓。既然如此,那咱就轉著玩吧!可忽然,他發現後面有三個中國軍人朝他追了過來,這才知道,情況並不是如他所想的那樣,人家也要把他當成人了。
現在,他還不想被抓,所以,一看小張他們過來,撒退就跑。
“龜兒子的,這會想跑了。”小張氣的罵道,“別讓他跑了,從兩邊包抄。
這個越軍在這麼長時間裡,他就沒走遠,一直在這轉。所以,小張等人對這裡的情況並不生分。
很快,兩名戰士從另外兩個方向抄了過來。
也許是這個越軍把問題想簡單了,也許他就是個二吊子。跑就跑吧,竟然還想用跑來玩捉『迷』藏。
不等他跑出多遠,就被迎面過來的陶川堵了個正著。
越軍見前面有人,轉過身又想往別處跑,回頭一看,在他身後的兩個方向上,又有兩名戰士把他堵住。
越軍知道路被堵死,舉起槍一拉槍拴做開槍狀。
沒成想,小張三人根本就不在乎他,幾乎是同時,三支槍一齊對準了他的腦殼。成了三比一。只要越軍開槍,不管他擊中小張當中的任何人,這個越軍是死定了。
越軍一看,他想拼命的目的達不到,中國軍人跟本不在乎,大有與他一拼到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