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人的角度看,兩側哨兵聽見喊聲就開槍,似乎過於魯莽,萬一喊話的戰士沒有犧牲而是站著,豈不會被子彈『射』中。這就是“不足外人道也”的一個實事。
偵察兵總有不同於常人之處,不然會怎麼叫偵察兵,其實用現在說法就是特種兵。他們在訓練中,就已經把訓與戰緊密結合,早就考慮到了危險中的處置方法。特別是對於夜戰,在沒有夜視器材情況下,自有一套對付敵人的手段。
如果說某一個哨兵這樣大聲地喊,那就說明情況已經到了危急關頭,這個時候就叫該出手就出手。在此時,哨兵不是生命處於極其危險狀態,就是已經發生了對全對人馬有更大危害的可能『性』。所以,此種策略只有在萬不得以時使用。
所以,這個時候其他人必須採取緊穩措施。就是這個哨兵沒有受傷,那他喊完之後,肯定是已經倒地,有了規避動作。儘管戰友們怎麼『射』,也不會傷及到他。正是這種默契,旁邊的兩名哨兵才敢開槍。
槍聲,在充滿『迷』霧的森林之中拉響了戰鬥警報,也讓敵人的偷襲暴『露』在戰士們面前。
正在穿行的吳江龍,忽然聽到猛烈暴發出來的槍聲,腦際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陶川他們再次與敵人交火了。
這時不急,啥時急。吳江龍毫不怠慢地對五個人說,“快,朝五點位方向前進。”
為什麼改成五點位,而不是正前方的十二點位。
從這一點上,就說明吳江龍他們已經走錯了路,如果不改變方向的,肯定會於陶川他們背道而馳。
其實,這也怪不得吳江龍他們走錯。
陶川他們走到這裡後,為了『迷』『惑』敵人,故意在林子裡擺了個『迷』糊陣,轉了半圈之後,他們沒有向南,而朝東北方拐了,明顯是兜了個圈子,目的是給後面敵人造成錯覺。
當吳江龍過來後,他們沿著的足跡是山貓他們留下的,已經不是陶川他們所為,所以,接下來再往前走的話當然要走錯。
陶川的這一著,當初險些就讓山貓走錯。可這個山貓必竟是在山林中鑽慣了的兩腿動物。當他走出一段錯誤的距離後,便感覺出情況有些不對頭。於是,他把人原地撒開,四處察看蹤跡。很快,這些越軍便在溼地中找到了陶川他們留下的真正足跡。
有了這些證據後,山貓在心裡作出一番譏諷,“哼,玩什麼鬼花活。”接著,山貓不屑地帶帶著人,轉過身,繼續追趕陶川。這一次,山貓他們開始悄悄向前尾隨。
行了一段時間後,山貓似乎是在空氣中嗅到了有別於越軍的氣息。
山貓狠狠吸了幾口氣,證明自己的想法後,認為,這夥中國軍人已經離他們不遠了。山貓心中得意。
山貓的這個判斷當然沒錯。在他得出前面的中國軍人人數不多的結論後,他的行進速度明顯加快。就是這樣走,他還是對手下人不滿足,一個勁地狂催。
而陶川他們呢,本來就走的毫無目的,對路又不熟,何況還帶著一名戰士遺體。兩方面比較起來,當然陶川的速度要慢很多。
這樣一來,在山貓一陣緊追緊趕之下,雙方距離再次減少到了一百多米遠。
如果不是林子大、草深,興許陶川他們的身影早就暴『露』在山貓的瞄準鏡之下。正是由於又樹木遮擋,這才讓山貓一時還看不見陶川他們,只能憑著猜測,一點點地向前『摸』。
走在最前面的一名越軍似乎發現了什麼,悄悄地來到山貓跟前,“報告副團長,前面好向有響聲。”
山貓一揮手,所有人都停下來,豎起耳朵細聽。
果然,在他們前方大約一百米的地方響起了輕微的鐵器碰撞石頭聲音。
山貓他們聽到的聲音正是陶川他們發出來的。為什麼這麼不小心,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弄出響聲?
我們在前文中曾經說過,班長古勇不是帶著兩名戰士去掩埋遺體了嗎?想要掩埋,怎麼也得挖個坑吧!挖坑得用工具,用手肯定是挖不出。這樣一來,戰備小鐵鍬便發揮了作用。
三個人一陣緊張忙碌,很快便在地上挖出了一條溝。當能容下一個人的身體之後,他們便把犧牲的戰士放了進去。隨後又掩土,鋪上蒿草。
本來各項工作做的都是非常小心,動作做的儘量不被遠處的人聽到。可是,當一名戰士收起小鐵鍬時,還是不小心,讓銑頭碰在了上。
就是這樣一聲輕輕的響聲,卻被『摸』過來的敵人聽見。
山貓帶人來到這個地點的附近後,因受大霧遮擋,濃見度也不過是五六米。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找到對方,只能用瞎貓碰死耗子的辦法,小心翼翼地向前找。
這回可好了,有這一聲響,完全證明他要找的人就在前邊。
山貓大喜過望,心裡叨唸,“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山貓自豪的有點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