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這個詞是美國製造,其實在有火炮時代起,就有人採用了這種辦法。只不過是炮彈大小而已,準確率高低有別。美國人用這種辦法炸了我們的南聯盟大使館,又在早年無數次地轟炸卡扎菲的駐地。攻打伊拉克用了無數次。他的威力人人皆知。
現在,吳江龍要用這種辦法清除躲在掩體內的越軍。可見,吳江龍的戰法傳到現在,論起來,因是美軍的老前輩了。
六名迫擊炮不再向先前那樣,一發發地『射』擊。而是由一門炮先行開火,瞄向一個掩體進行轟擊。一旦炸中,裡面沒有被炸死的越軍必然會被趕出。而後,另一門小炮瞅準越軍逃跑位置跟蹤轟炸。
有朋友要問了,這迫擊炮能有這個準頭嗎!
怎麼沒有?六五年大練兵年代,我軍指戰員能用六零炸幾百米開外的葫蘆,這彈坑與它比起來,不知要大多少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見負責瞄準的戰士朝要炸的目標一伸手,目標的距離如同裝進電腦中測量般準確,換算成資料。然後,這個戰士按著仰角大小,把炮管那麼一傾斜,炮彈便能如期地飛臨到掩體上空。直直一落,裡面的人還能好的了。
炮彈落入掩體內,幾乎裡面的人沒有能夠倖免的。但也不除利外。如果一個人的身體擋在另一個人的前面,那他後面的這個越軍肯定不會死。
所以,負責轟擊的炮手們就真的看見有一個越軍從裡面躥了出來。
這個活著的越軍從掩體裡一上來,便連滾帶爬地朝著有草的地方跑。他分析著,跑到那裡,只要鑽進去就沒事了。迫擊炮兵再牛,也不會把草地炸個遍。
可是,他想錯了。不等這越軍進入草叢,另一發炮彈便先他而至。
飛過來的炮彈不偏不已,直奔越軍身前三四米遠。等這個越軍聽見聲音不對,抬頭朝前看,這才意識到大勢不好。再想要換個位置躲避時,可奔跑的慣『性』並未讓他停下來。於是乎,他被炸了個正著。
一個人坐著一發炮彈『亂』飛,其損傷程度可想而知。
零星飛過來的炮彈終於讓黎季平感到大事不妙。
他知道,自己想貓在掩體內等待援兵的想法大錯特錯。看來,眼前的這股北寇,並不是想打了就跑,而是要徹底乾乾淨淨把他們全部幹掉。頓時,黎季平腦中迅速上演一年前那一目。他所帶領的偷襲中國炮兵那支小分隊,除了自己之外,一個人都沒能回來。那時是在中國境內,那是沒辦法的事。而今天在國內,遭到如此下場,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媽的,老子跟你們拼了。”黎季平朝著空中大喊,他是要呼喊所有隱匿著的越南兵,“不要躲了,出來與中國軍人決一死戰。”
在黎季平大喊之後,真有十來個越南兵從裡面出來。
他們一出來,迅速朝黎季平這個方向聚集。
此時,黎季平也顧不得我軍炮兵的轟炸了,用一指,帶著這股殘兵敗將便朝著谷口跑。
此時,吳江龍已經帶著一個班從山坡上下來。不僅是他們,還有更多的戰士從各個防禦地點出現,開始縮小包圍圈。
這又是吳江龍的一個主意。
他擔心越軍守著掩體不出來,做負隅頑抗。那樣的話,他就得帶著戰士們一個個去清除。這樣的話,便要與敵人短兵相接。一旦與敵正面接觸,『亂』躥的子彈不可能不傷到戰士。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打仗就要死人,這個道理誰都懂。可不到萬不得以時,沒人會這麼做。
眼看敵人躲在裡面不出來,他是不得不這樣做了。不過,在進行此戰之前,他還是先讓炮兵們進行手術。儘量把皮囊裡的毒瘤給掏出來,這樣也好讓戰士們進行切割。
雖說這場戰鬥不打,進行的也不是非常緊張。可戰鬥場面全都是炮兵和機槍兵們來完成了。那些善於衝鋒陷陣的步槍手們,楞時不讓動。到這時,這些戰士早就急的忍耐不住了。
出國後的第一場戰鬥,就這樣被炮兵和機槍手佔盡了風頭,一點沒他們的事。如果接下來不會再打仗的話,他們豈不是白來。哪有這樣的打法,打來打去,硬是沒他們的事。
這也不是什麼高科技戰爭,不就是幾門小炮嗎?怎麼能捨得了他們。有個別戰士發著嘮叨。
因戰士們中間日常有一句話,“炮兵再牛,解決戰鬥的,還是他們步兵。步兵雖有好多種,這種步兵,指的是拼刺刀者。
正在這些戰士們準備大發雷庭時,命令下來了,讓他們收小圍敵範圍,迅帶接敵。不過,命令中還有一句話,任何人不得擅自向敵人發動攻擊。
最後這一句至關重要。打敵人可以,要儘可能地減少傷亡。也就是說,不能做深入狼群,去幹那種冒險行為。